家有“星娃”的看过来!有关“星娃”话题的快问快答

2024-12-04 15:51:04   
浏览量 31530

图片

生活中,大多数人可能对孤独症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不爱说话就是孤独症”“孤独症都喜欢独处”“只有小孩才会有孤独症”“孤独症都有暴力倾向”“孤独症治不好,所以不用干预”……

误会大了!孤独症真的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本期,我们就通过门诊中收集到的一些问题,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做个澄清,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1.4个多月的男宝,不喜欢看妈妈,妈妈很受打击,会是孤独症吗?

答:娃暂时没问题,建议随访,问题出在带养人。

孩子妈妈因自己的父亲突然去世等原因患产后抑郁症,养育孩子面临极大挑战。经儿童保健医师及时识别和转介,儿童心理行为科专业人员介入安排评估,指导孩子的其他带养人参与养育,共同提升亲子沟通技能,并理解母亲的困难,同步提供心理支持,建议定期随访,最大程度减少养育者由于对ASD不良预后的极度恐惧出现“继发性育儿失能”,从而导致疑似ASD症状变成现实。

提问2.喜欢踮脚走路的1岁5个月男孩小兵(化名),也不会叫人,好像也不太理人?是孤独症吗?

答:不能以一个症状或者表现确诊孤独症。

近年来,已有学者逐渐使用ASC(孤独症谱系状态)来代替ASD(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一术语,其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消除“障碍”一词给ASD人士所带来的病耻感,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目前对孤独症的全新认识。ASD大部分可在婴幼儿时期起病,敏感的父母重视孩子发育行为的一些蛛丝马迹,并及时就医的行为值得提倡,但要说明的是ASD诊断不是凭单一行为现象,特别对于1岁半之前的超早期诊断专业人员会尤为慎重,值得推荐的做法是积极和专科工作人员保持定期随诊和评估,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尽快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尤其在儿童0-2岁,可充分利用大脑的可塑性,提高干预效果。

提问3.好像什么都懂就是说话很少的2岁7个月的娃,可以等一等吗?或者提前送托班有用吗?到底怎么排除孤独症呢?

答:不要盲目等待!

最新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涵盖社会交流障碍及局限重复行为两类症状,但门诊实践中发现家长最关心和关注的确实就是孩子何时开口说话,研究也表明语言的出现及语言水平和ASD预后相关。社交沟通和语言理解能力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议家长关注儿童语前技能(非语言沟通)的发展情况,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科学的家庭干预技巧,必要时院内康复,减少盲目等待。同时提醒,单纯语言发育迟缓或言语障碍及智力发育障碍等同样需要科学重视及鉴别和早期干预,减少对儿童成长期的学习及社交影响。

提问4.挺聪明的5岁9个月的小红,记忆力超强,但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各种不守纪律总搞破坏,老师说孩子是故意的,父母没教好,可孩子和妈妈也是真委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答:小红最后被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征(AS),也是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一种独特类型。

因早期对儿童的社交要求不高,部分语言功能和智力受损较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特别是存在某些领域能力较强的情况,早期容易被家长忽视,往往是儿童上普通幼儿园后因社交需求增加而出现持续困难而就诊或被老师要求看诊。社交沟通障碍(SCD)和轻度ASD及阿斯伯格综合征有相似之处,及时发现、包容接纳、科学干预的原则可以改善预后,让他(她)像普通人群一样,带着一定的特质(缺陷和优势),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在我们这个世界,体现尊重ASD神经多样性的目标。同时,这类儿童也容易合并注意力缺陷及情绪问题等,需要及时治疗。

提问5.因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总惹事,被老师建议来医院就诊的9岁小明,到底怎么啦?

答:双“A”娃是种客观存在。

ASD儿童容易共患多种病症,其中之一就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简称双“A”娃,较之单纯的ADHD,给诊疗带来的困难更大,可能需要必要的药物帮助及持续的“家校医儿童”多方合作和院内阶段性综合康复。对于经过早期康复,有进一步社会融合机会并上普通小学的轻度ASD儿童,家长需客观理性认识到儿童特质的持续存在及成长后面临的挑战,定期复诊和评估,和专业人员合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合并症。

值得提醒的是,家长早期为了让孩子建立共同关注(比如“看人练习”或不断打扰儿童),可能会因过度不科学干预有ASD表现或确诊ASD的儿童,而人为影响儿童注意力的发展。

提问6.12岁的初一女生,近一年不太理妈妈,还总关门,莫名其妙哭,妈妈担心孩子“自闭”了,真相到底是什么?

答:此“自闭”非彼“自闭”。

老百姓口中提到的“自闭”一词往往是心理现象或问题,常和性格及环境相关,需和抑郁症等鉴别,尤其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不能简单认为矫情或调侃“自闭”了。而真正的“孤独症”已被规范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旨在减少公众误区。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是有生物基因遗传学基础的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一般在3岁前起病,部分因需干预过程较长,会对父母的身心健康带来挑战,同时未经科学干预的中到重度的年长ASD儿童也更容易合并情绪及精神问题。

语言社交及ASD预警筛查方法

“五不”原则帮助早期筛查ASD

不(少)看:孤独症患儿早期表现缺乏有意义的目光接触,表现为不看人或者很少看人。

不(少)应:患儿不能或者很少回应呼唤,但对于感兴趣的声音又会表现得听觉敏锐。

不(少)指:患儿不会用食指指向所需,而是将大人手拉向所需;同样表现为肢体语言匮乏如不会点头等。

不(少)语:表现为语言落后尤其是沟通性语言的落后,部分儿童表现为不恰当的语言方式。

不当:不恰当的游戏方式如转圈、转动车轮、排列物品及固执等。

0-3岁儿童心理行为预警筛查

图片

温馨提醒

1.早期筛查、科学的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改善早期疑似或高危预警ASD儿童的预后;

2.家庭支持、父母弹性切实际地期待,父母身心健康可以改善中-重度ASD儿童的预后;

3.家长更多了解普通孩子的行为发育进程,提升亲子养育技能,并学习温和坚定的行为管理技能,可以帮助ASD儿童度过每个跨越阶段(进步及停滞)的情绪风暴;

4.和专业人员保持联系,定期随访和评估,处理ASD儿童发展过程中可能合并的医疗问题,如:睡眠障碍、过敏食物不耐受、贫血维生素D缺乏、注意力缺陷多动、抽动障碍等,可以提高干预效果;

5.对不同类型、程度的ASD儿童应有科学的认识及符合科学的目标,积极寻求支援,合理期待。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吴雪倩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