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与城相融 人与江共生——记“书写大河 行走长江”沿江城市党报媒体南京采风活动

2023-12-08 10:04:24   
浏览量 29389

image.png

滨江长图

image.png

江豚戏水

image.png

新城新景

image.png

浦口桥林美丽乡村小营组

image.png

浦口桥林美丽乡村小营组内部新貌

image.png

栖霞古镇

image.png

景观桥

image.png

栖霞山风景区

image.png浦口桥林美丽乡村小营组航拍


作为江苏省内唯一一座拥江发展的城市,南京依江而生、拥江融合、伴江而兴。近年来,南京精心绘制城市滨江风景线,让大江风貌与城市新景交相辉映,把长江文化和绿色生态有机融入城市生活,长江千年文脉和现代城市文明得以有机融合。

  近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举办“书写大河 行走长江”沿江城市党报媒体南京采风活动。来自国内8家沿江城市党报的媒体代表,深入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栖霞山、鼓楼滨江风光带、浦口滨江风光带、江北新区滨江风光带等地采风,聚焦南京生态建设的新成效、产业转型的新亮点、文化建设的新地标,近距离感受人与江在南京的和谐共生。

  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

  人退绿意生 鱼鸟结伴归

  白鹭迈着轻盈的步伐在长江浅滩觅食;江豚时不时从水中探出圆滚滚的脑袋;原生态的湿地中芦荻迎风摇曳……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码头乘渡轮登上“长江入苏第一洲”——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一幅“人退绿意生,鱼鸟结伴归”的美好生态画卷徐徐铺陈。

  刚刚入冬,新济洲迎来了一年最热闹的候鸟迁徙季。抬头仰望蓝天,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仔细辨认,雁群里混进来几个“小个子”,它们眼睛周围有一圈金色“眼影”,与众不同的长相一下子就被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监测人员发现:“这是‘新朋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白额雁!”自从2000年11月新济洲全面退出生产生活功能、开启休养生息模式以来,新济洲上每年都会增添“新物种”。

  新济洲每年发布公园“体检报告”,一份份报告传递出大自然的“修复”进展:2016年以来,新济洲监测到的鸟类从103种增长到220多种;维管束植物由354种增加到580多种,成为长江中的物种“大宝库”。东方白鹳、花脸鸭、普通鸬鹚、白琵鹭、罗纹鸭、斑背潜鸭6种鸟的数量均超过全球区域种群数量的1%,鸟儿不会说话,但用翅膀“投票”,对长江进入江苏首段的这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肯定。

  栖霞山

  传承千年文脉 讲好“长江故事”

  “春牛首、秋栖霞”。眼下,栖霞山已进入最佳红叶观赏期,从空中俯瞰,红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风景如画,游人如织。鸡爪槭、枫香、北美红栎……在以霜红苑为代表的赏枫打卡点,可翻转的彩色树叶趣味科普画册也受到了家长与孩子的欢迎。

  今年10月18日,栖霞山脚下的栖霞古镇开街,引入非遗文创、文化休闲、特色餐饮和精致民宿等4类业态,打造文化场景、联动景点景观,已引进并落户最美书店钟书阁、南京设计廊、云几书房、茶肆·九间坊等。

  栖霞山,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千年来,栖霞古镇在长江之滨孕育出农耕文化、渡口文化、石窟艺术与碑刻文化、茶文化、中草药文化等一系列宝贵的文化形态。当下,复兴栖霞古镇,活化千年记忆,延续长江文脉,可让广大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滨江古镇市井生活气息、长江文化以及人文风情。”栖霞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鼓楼滨江风光带

  重拾“下关记忆” 赴一场“穿越之旅”

  走进南京鼓楼滨江风光带,因其拥有南京主城区视野最开阔、唯一直面长江主江面的3公里黄金岸线,有南京“新外滩”之称。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映照江面,与车水马龙的长江大桥交相辉映。重拾“下关记忆”,老式的蒸汽火车头、标志性的“南京西—北京”的站牌,都极具年代感。鼓楼区升级改造南京铁路轮渡栈桥旧址,打造下关西火车主题街区,在绿皮火车车厢前寻觅“穿越之旅”。

  长江大桥南堡南侧下方的“映虹桥”,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散步、观江。一隅之侧的环形景观桥与长江大桥隐为犄角,景观桥面透明的玻璃栈道,倒映出大桥侧影和日出朝晖。“映虹桥”跨越金川河、呼应南京长江大桥、贯通滨江风光带绿道,串联了滨江沿线众多人文景点的重要节点。

  浦口滨江风光带

  “十里造船带”的华丽升级

  当目光转至江岸之北,滨江岸线转型升级、滨江产业“腾笼换鸟”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因为地处“黄金水道”长江北岸,本世纪初,乌江镇发展造船业,随着一批大企业入驻,“十里造船带”逐渐被世人所熟知,却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2012年,桥林镇和乌江镇合并为桥林街道,乌江的痛随之转移给桥林。

  2018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了长江江豚保护区浦口段存在“生态欠账”。“退一步”水清岸绿。浦口区顺势从2018年起全面启动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就包括“十里造船带”的整治工作,一场声势浩大的江岸保卫战随即打响。

  从2018年到2020年7月,浦口“十里造船带”39家船舶修造和物流企业全部拆除完毕。如今,“天水一色”的长江岸线可以让人们把长江两岸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江北新区滨江风光带

  “工业锈带”变身

  “生态绣带”“文化秀带”

  穿行在江北新区滨江大道上,一路林园相映、锦带相连,临江而建的扬子江生态公园芦苇摇曳、鹭鸟翩飞。健步、野营、打卡……这里俨然成为南京人“临江、观江、亲江”的新地标之一,曾经的历史故事发生地、老工业区,如今活跃着年轻的身影。

  从长江T台水幕秀,到民族音乐会、交响音乐会……一场场江边的“文化盛宴”点亮群众的文化生活。“长江潮”的诸多活动为什么能在滨江岸线举办?根本原因是长江岸线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态绣带”和“文化秀带”的变迁。

  点亮城市文化生活,今年10月12日,全国首家“国家图书馆共建馆”——南京江北图书馆正式开馆。江北新主城这一文化“新地标”,承担起“城市文化客厅”和“市民书房”的重要角色,在实现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服务载体和文化空间,为公众提供集文献参考、社会教育、产业信息服务、亲子互动、社交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新体验。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文 图片由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提供)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