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双成
早就听说,庐山市蛟塘镇铁门程村有一座古戏台。今年6月5日,恰遇芒种,我和几位朋友专程前往探寻,来一次初夏的乡村之旅。没承想,在这个小小乡村的小戏台,遇上了周敦颐这个大人物。
铁门程村古戏台,建在铁门程明伊先生祠内。该祠又名铁门程氏祠堂,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距今有290年历史。祠堂一进两厅,门楼在前,主楼居后,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门楼四角翘檐,面墙简约大方。前楼上构戏台,下设门厅,戏台略高于主楼祭祀大厅,便于大厅坐观演出。结构巧妙,古朴典雅。而我则认为,最有特点的还是戏台。戏台中央板壁,一个硕大的“理”字,几乎占满整个空间,十分醒目。两边柱子上的对联,更是让人过目难忘,写的是:“巍巍鲁邹蕴真谛,澈澈濂洛涤欲尘”。我十分惊奇,于是不自觉地解读起来。“巍巍鲁邹蕴真谛”,说的是孔孟之道,就是中国文化的巍峨高山,蕴藏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渊源及其广博真理。“澈澈濂洛涤欲尘”,说的是“濂学”和“洛学”,是中华理学思想绵延不绝的清澈源头,而“濂学”则是理学的总源头,既表明了周敦颐理学鼻祖的崇高地位,又正好应了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对联还指明了理学与儒学的关系,儒学是巍巍高山,理学是儒学这座高山孕育出来的澈澈清泉,而这源源不断的澈澈清泉,对于洗涤世人的欲尘、端正人们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座乡村古戏台的对联,水平如此之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如此之深,让人惊叹。对联还表明,周敦颐的影响,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乡村之远,都是如此巨大而深远。看到如此盛景,几个同伴都高兴地说,我们在村里的戏台上,遇到了千年之远的周敦颐,今天何其有幸。我自己在兴奋之余,乘兴也凑了一副对联:“村里戏台逢茂叔,心中圣地慕濂溪”。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亦称周子,北宋“五子”之首,宋代理学鼻祖。他所创立的理学,是中国“儒学”的第二座高峰。周敦颐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到南康军(今庐山市)任知军,其间是否到过蛟塘镇这一带,无从考证。据铁门程村新修族谱记载,该村建于明嘉靖年间,北宋理学家“二程”,是其七十七世祖。唯其如此,该村程氏对理学特别崇拜,戏台板壁正中出现一个硕大的“理”字,也就不足为怪了。族谱记载程颢时有一句话:“与其胞弟程颐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印证了对联中“澈澈濂洛”的描述,把周敦颐的“濂学”放在二程的“洛学”之上。一次简单的乡村之旅,无意间充分感受了周敦颐及其理学在中国社会这么重要的地位,更充分感受了孔孟及其儒学在中国社会这么重要的地位。
读完对联,大家意犹未尽。有人提议,我们干脆去看“爱莲池”吧,于是群起而欣然前往。爱莲池,位于庐山市城区周瑜点将台东侧。据庐山市有关资料记载,周敦颐在南康军知军任上,于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广植莲花。他最爱于池畔赏花冥想,并写下《爱莲说》以明心志。庐山市的这个记载是否准确,我们不作考证,至少说明庐山人热爱周敦颐、热爱《爱莲说》。此文虽短,但文美意深,影响深远,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成为千古名句。一百年后的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重修爱莲池,把《爱莲说》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曾作诗曰:“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丈是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如今的爱莲池早已是庐山市著名景点,池中有台,上建观莲亭,亭之前后,各有桥与池相连,后桥为之字形曲桥衔接。走在曲桥之上,我们似乎又与周子再逢于莲池之畔。此时虽然还没有莲花,但莲叶田田,熏风拂面,恍惚间有莲花之清香幽幽扑鼻。我不禁想起,今年4月21日,我在九江市周敦颐纪念馆作了题为《诗文里的九江千年文脉——从周敦颐到许德珩》的讲座,那是应濂溪区周敦颐研究会之邀,就周敦颐和许德珩这两位九江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从欣赏他们的诗文入手,学习他们共同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再谈到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谈到“读书人”的高尚情怀。《爱莲说》自然是讲座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好文。
大家一边游览爱莲池,一边谈论着周敦颐与九江的情缘。周敦颐不仅与莲有缘,与九江、庐山更是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濂溪书堂,就在庐山莲花峰下。他在到九江定居、成为九江人之前,已经三到九江,分别是九江的修水县、濂溪区、庐山市。他在庐山更是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大家闲坐在观莲亭,学着当年的周子赏莲品茗,享受着池苑的静谧,观荷叶之灵动,听清风之细语,回望千年之时空,似乎在开展一次周敦颐专题的文化雅集。
1040年,周敦颐24岁。他从吏部调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分宁县即今九江市修水县,这是他到地方任职的第一站。南宋《棠阴比事》一书,形象地记载了周敦颐在分宁的精彩断案:“时有狱,久不决,先生一讯立辨。邑人惊诧曰:‘老吏不如也’。由是士大夫交口称之”。1061年,周敦颐45岁,由合州通判移官虔州,路过九江并爱上九江,立马在九江购地建房,筑书堂于莲花峰下,还把书堂前面的小溪命名为濂溪。度正《周敦颐年谱》记载:“道出江州,爱庐山之胜,有卜居之志,因筑书堂于其麓,堂前有溪,发源莲花峰下,流合湓浦,先生濯缨而乐之,遂寓名以濂。与其友潘兴嗣订异时溪上咏歌之约。”1065年,周敦颐49岁。因虔州火灾,移官永州,途经江州(今九江),在濂溪书堂一住就是半年,久久不愿离去。这是周敦颐的第三次九江之行。在这半年里,经常有好朋友慕名到濂溪书堂拜访周敦颐。在接待好友宋迪(字复古)来访时,两人同游庐山。周敦颐乘兴赋诗一首:“三月山方暖,林花互照明。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天风拂巾袂,缥缈觉身轻。”充分表达了他对庐山的热爱、对九江的恋恋不舍。
此后再回九江,并且永远成为九江人,那就是六年以后的事情了。1071年,周敦颐55岁,他因不适应广东气候,在广南东路提点刑狱任上罹患瘴疠,又听说镇江母亲的墓地遭水侵蚀,于是向朝廷奏请低就任职南康军知军。当年八月调任南康,十二月把母亲的墓迁到江州,安葬在德化县庐阜清泉社三起山(今九江市濂溪区莲花镇谭畈村栗树岭)。周敦颐请好友潘兴嗣为其母亲作墓志铭,交代说:“吾后世子孙,遂为九江濂溪人。”后来,这里也是周敦颐以及他和前后两位夫人,伴随母亲长眠的地方。把这些事情完成以后,周敦颐觉得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不能占着官位白白享受俸禄,于是主动辞官,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和“廉”的本色。1072年正月,周敦颐的辞官请求得到朝廷批准,终于卸任,旋即定居于濂溪书堂。自1061年筑书堂于庐山北麓,到最终定居于此,整整过了11年。在多年的宦海沉浮之中,周敦颐心心念念的,还是这庐山脚下的濂溪书堂。如今,他夙愿得偿,满心欢喜。“田间有流水,清泚出山心”“窗前即畴囿,囿外桑麻林。”在书堂边、濂水旁,周敦颐或读圣贤书,或思天地理,或开堂讲学,或接待宾客,不亦乐乎!他的《题濂溪书堂》诗,充分表明了其心境:“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沉。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数十黄卷轴,圣贤谈无音。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诗中描写了他对庐山的挚爱之情,也描写了他“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的快乐生活,还披露了他为什么要把书堂前面的小溪命名为“濂溪”的缘由,那就是要不断地警醒自己,“名濂朝暮箴”,把“廉”作为朝朝暮暮的座右铭。为官时要这样,致仕后也要这样。
周敦颐退休定居濂溪书堂,度过了一年半的快乐时光。1073年六月初七,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在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河畔,溘然长逝,这一年他57岁。
回望周敦颐一生在九江的足迹及其博大的理学思想,同时回望他对于九江深深的情缘,使我们不由得又想起了铁门程村,想起了戏台对联中“澈澈濂洛”四个大字。这趟乡村之旅,莲池之旅,古南康之旅,让我们与千年之前的周子,来了一次隆重的相逢,令人遐想不已。他的学说与思想,成为近千年宋学的源头,一直在荡涤着我们心灵上的“欲尘”。
落日的余晖洒到观莲亭上,爱莲池的水面一片金色,旁边的周瑜点将台显得愈发古朴庄重,点将台后面,曾经就是南康军的军衙。此情此景,大家感慨万千……
这次乡村之旅,其实是一次戏台和莲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洗涤之旅!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钟千惠
审核:熊焕唐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