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 |(论语)开卷神游翰墨中——杨振辉书法浅析

2024-11-18 19:00: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0693

开卷神游翰墨中

——杨振辉书法浅析

■ 梅曙平

明代学者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道:“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心不唤物,物不至。人还是有一种痴癖为好,或琴棋书画,或金石古玩,或以酒解忧,或以茶洗心,或登高望远,或临流赋诗……如此,生活便会多一份雅趣,才有可能诗意地栖居。杨振辉先生便有书画癖,数十年日间挥写夜间思,在这傍身的艺术上舍得花气力,不蒙混,不苟且。随缘者,凡事尽力。

学书之人大多过于追求急就,练习了数月,便寻思抖擞出自己的风格,最终涨墨与飞白混同一起,将笔法与墨法搅成一滩浑水,没有吃透纸面,被时人称之为丑书。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故此,学书需要静气,未见字画先参禅,修习领悟都犹可。杨振辉先生有古人私塾的厮磨功夫,板凳一坐十年冷,三餐四季,一室一人,朝阳晚霞,挥毫落纸共灯火,垂帘心在翰墨中。得此详和,笔底便有了婉通安静,其妙处不在斑驳而在舒畅流利,在于息心静气、自娱自乐的神采。

从整体着眼,他的行书笔墨腴润间杂纤细,丰腴而不剩肉,清劲而不露骨,笔画相互顾盼呼应。说其扎实,无论点画的波磔,无论提按顿挫,全都起讫分明,交代得清清楚楚,

毫无含糊拖沓的地方,书写时神情是贯注的。说其灵动,落笔时不浊不滞,轻处气脉流贯,游丝掩映。至于用锋的偏正藏落,也是随机应变,交替互出,不入故常。再从结体上来看,也颇具个性。每一个字,都有一个精神绾缩的中心,然后由中心舒展四旁,这就是所谓的敛放,造成一种艺术上的布白与留黑、茂密与疏削的强烈对比。用笔轻重肥瘦方面,如若左侧不足的便肥重其左侧,右侧不足的则肥重其右侧,其他上下内外多参用这一笔法。杨振辉先生笔墨给人总体印象是:清婉醇和,沈郁奔放,风致潇洒,有个人创新的一面,又有符合大众欣赏的从俗一面,可谓雅俗共赏。

常言道:偷得浮生半日闲,直向书中寻乐趣。杨振辉先生实则很忙,却在繁杂中抽出工夫读书、写字,在书斋里厮磨日久,便有了一股子书卷气。书卷气得益于孜孜地读书、思辩而养成的一种气质与风度。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个中的蕴藏有意无意间便挥洒在其笔端,体现在作品上就是不急不躁、温文尔雅。其运笔应是从胸臆间生发,立根象牙塔内的静雅,再加上职务上养成的见识、心胸,故其毫端停匀自在与酣畅灵动并存,不激不厉,温韵骨劲,以老实为正,以结构巧妙为界格,追求线条的爽朗明快,笔顺把时间性因素赋予书法,也赋予书法以鲜明的节奏,深得笔画承接次序,体现出熟能生巧的家数。

文字来源于图画,是对生活的参透和总结。书法除了文字表面所表达的意思,还能通过线条的变化表达人的情感,传递一些心思。从杨振辉先生的行书中,看得出心无杂念,胸无凝滞,这般方能性情灵和,譬如钟鼓,心空而响,不坚不柔,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观杨振辉先生尺牍,放手流便,波势很少,神韵由于胸襟:有恬澹,有洒脱,繁华不忧其心曲,忙乱不扰其初衷,方才得来笔迹流怿,肆应裕如,自有一种洒落。古人云:书如其人也。这是对的,横竖画天地,提勾尺寸牍,芥子中可是藏纳书者的生平阅历。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编辑:吴晨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