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精神 是我家风 | 铸“剑”数十载 青山鉴辉煌——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2024-09-26 16:41:02   
浏览量 31446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突变,新中国面临外部巨大威胁。1964年,党中央提出三线建设战略构想,在此后长达16年的时间里,无数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远离繁华都市,扎根深山峡谷,数以千计的“三线厂”拔地而起,为新中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三线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2018年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但“三线精神”所蕴含的价值与力量历久弥新。江西在三线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线精神”60年之际,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信息日报推出系列融媒体策划《三线精神是我家风》,旨在深入挖掘并传承那段光辉岁月中孕育出的宝贵精神财富,铭记历史,让“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位于黄竹冲的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旧址(本文图片均为全媒体记者邬强拍摄

  在吉安市永新县城东,二机社区静静伫立于禾水之畔。她的前身,是一座曾经大名鼎鼎的“三线企业”——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军工代号“974厂”。

  1965年始建于永新县龙源口,1984年搬至县城内的禾川镇,2005年破产,2010年消失在“二机社区”的名称下……春秋四十载,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历经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大时代浪潮,应时而生,屡创奇迹,也因时落幕,黯然离场。然而,作为江西“小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早已深深留在一代人的记忆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亦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新时代的建设者奋斗不息。

  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线精神”60年之际,记者来到二机社区,对话曾经的三线建设者,寻访那一段峥嵘岁月。

  时代名片

  老小区里的“三线记忆”

  走进如今的二机社区,放眼望去是清一色的红砖房,排列整齐,造型古朴,楼房统一为四层设计,门前屋外点缀茂盛的绿植,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怀旧的气息。

  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而在小区的健身器材旁、楼房后的老式长椅处,时常有满头银发的二机厂老员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话家常。引人注意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操着外地口音,且多为上海、四川以及江西其他地区的方言。“乡音无改”的背后,是60年前那段背井离乡奔赴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

  今年76岁的彭柱华是江西安福人。从18岁进入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以下简称“二机厂”)做技术工,到55岁退休,他将半辈子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三线事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时间拨回至1966年。

  那年夏天,18岁的彭柱华刚从吉安市安福县洲湖中学毕业,接到了一封来自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工读学校的报到通知书,要求其前往永新饭店集合,随后统一乘车前往二机厂报到。

  彭柱华告诉记者,和自己同批报到的,还有永新、泰和、永丰、安福、吉安等县及赣州地区的工读生,共计150人。

  “听名字以为二机厂在南昌,我们都以为要去省城了。”当车辆缓缓驶入永新的山沟时,大家才意识到,原来“二机厂”是一家隐秘的三线厂。

厂区隐蔽在密林间

  神秘“974”

  山沟里藏着大型军工厂

  事后,彭柱华才得知,他来到了永新县龙源口秋溪村七溪岭脚下的一条名叫“黄竹冲”的山冲。所谓“山冲”,在赣西方言中指“山间平地”,由于地势平坦、水源丰富,也是山区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带,适合建房设厂。

  20世纪6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战争威胁,中共中央作出在西南、中南、西北纵深腹地建立战略大后方的“三线建设”重大决策。当时,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江西是“小三线”建设的重点规划地区。其中,距离永新县城17公里的龙源口一带,山深林密,地势险要,自然资源丰富,层峦叠嶂间,延绵数公里的黄竹冲蜿蜒而下,沿线分布着耙陂、五里牌、一夜祠等小山谷,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建设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里被选中为吉安地区三线建设的布点之一。很快,一家省属军工企业应运而生,她就是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军工代号“974厂”,主要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

  1965年起,工厂开始动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条小山冲,一大批来自上海、重庆、南昌等地的优秀工人、青年学生、退伍军人以及企业管理干部等,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地走进黄竹冲的深山密林,投身于三线建设的时代洪流。

二机厂老员工追忆峥嵘岁月

  燃情岁月

  “手拉肩扛”拓荒建厂

  谈及二机厂的往事,秋溪村村民、今年72岁的李森林,至今仍津津乐道。

  二机厂刚搬来的那年,李森林12岁。他还记得,那段时间,素来宁静的村道上忽然掀起了滚滚烟尘。“来了很多车,解放牌的,车板车门都是木头做的,装满了东西。”李森林和小伙伴凑到路边“看热闹”,瞧见许多陌生的面孔。“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穿着蓝的、黄的工作服。”当时的李森林还不知道,这位“新邻居”将会给这条山冲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从今天回望历史,二机厂创建伊始,建设过程充满着艰辛。厂址的隐蔽性客观上加大了建厂难度,没有公路,没有大型机械,建设材料和生活物资仅能通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运至大山深处,早期的建设者们几乎是风餐露宿,开山辟路,直面林间的野兽蛇虫,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

  日子虽苦,但没有人退缩。职工们自力更生,就地取材,下河捞沙硬化道路,平整土地搭建宿舍,拦溪筑坝建起自来水厂。在没有起重设备的条件下,他们靠手拉肩扛,靠钢管、撬杆、葫芦吊等简易工具,把一台台几吨重的设备安装到位,建成一条条生产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连番艰苦奋战下,一座建筑占地面积近20亩,建有耙耚、小岛、五里牌、一夜祠四个生活区的军工厂在黄竹冲拔地而起,又相继建成图书馆、食堂、邮局、银行、商店、粮站、电影院、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等生活设施。曾经沉寂的山冲从此改天换地,成为江西三线建设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曾经的母婴室

  辉煌时刻

  高峰期年生产枪支1.5万支

  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往大山深处的老鹰涧,这里“藏”着二机厂的生产区,一道铁门将它与外界隔绝,里面是青砖砌成的成片厂房和车间,更深处则建了母婴室、靶房、公厕、浴室等配套设施。从高空俯瞰,厂区被茂密的林木和藤蔓遮掩,很难观察到全貌。

  数十年后的今天,旧址早已人去楼空,只有墙壁上依稀可见的生产标语、墙角处尘土掩盖的废弃弹壳,仿佛仍在向后人诉说着那段人声鼎沸的岁月。

  陈联道老人今年78岁,吉水人。1970年,他通过“单位招工”进入二机厂动力车间做司炉工,一路见证了二机厂的崛起和繁荣。

  在陈联道的印象中,二机厂虽然隐蔽在深山里,却实现了布局较完备的流水线,金工、热处理、总装、工具、水托、机修、动力等作业车间一应俱全,到1977年更拓展到23个科室部门、11个车间。

  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二机厂迎来了她最鼎盛的时期,军工任务满负荷生产。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声中,上千名工人扎根大山,摩肩接踵、开足马力,实现了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年产量1.5万支、至1980年共生产23万多支的辉煌战果。

  这个时期,二机厂诞生了许许多多“高光时刻”,其中,1972至1977年间的“抗美援越”生产大会战,时至今日,仍让亲历者们心潮澎湃。彼时,厂部接江西省军区命令,全厂职工投入“抗美援越”生产大会战。

  “任务量按天计算,完全是24小时连轴转。”陈联道说:“全厂上下都动员起来了,加班加点,日夜生产,饭菜送到一线车间,工人‘三班倒’,吃喝睡都在车间。”也正是凭着这股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顽强精神,二机厂最终圆满完成援外任务,在1972年成功交付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1万支。

二机厂生产的半自动步枪

  精益求精

  千锤百炼造就一杆好枪

  军工产业是国之利剑,捍卫着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在那个技术封锁、资源匮乏的年代,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攻坚克难、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成为所有三线企业面临的重大考验。

  二机厂也不例外。作为国家重要军工储备——56式半自动步枪的主要生产单位之一,二机厂出品的每一批枪在正式服役之前,都要经历数以万计的枪  械测试,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

  对此,“老技工”彭柱华颇有发言权。他告诉记者,每批枪造好后,都要按照3%-5%的比例进行撞针测试,按照标准,一杆枪的要求为2万次。有一回,一批枪的撞针在9000次时就出现了不应有的软化现象。这一结果如晴天霹雳,让整条生产线陷入焦虑之中。

  全厂都行动起来了。从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每一个环节都被反复推敲,力求找到问题的根源。经过不懈的努力,“厂里发现撞针所使用的钢材并非预期的50硼钢,由于某种原因,硼含量未达到标准,导致材料的硬度不足,无法承受长时间的高强度使用。”彭柱华说。

  面对原材料可能存在的“硬伤”,在缺乏先进检测仪器的状况下,如何确保每一根钢材都能达到制作撞针的标准,又成为摆在二机厂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技术部门的多方面考量,“老经验”——火花鉴别法成为“最优解”。

  彭柱华所在的热处理车间承担了这项任务。据介绍,火花鉴别法要求工人们用砂轮对钢材进行磨削,观察产生的火花形态、颜色、亮度等特征,来判断钢材的材质。就这样,在工人们的一轮轮钢花估硼、辨色识材中,终于筛选出符合标准的50硼钢。

改革开放后,转产民品

  引厂出山

  “三江牌”闯出新天地

  时间走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山洪等自然灾害的突然侵袭,二机厂在黄竹冲的历史戛然而止。

  尤其是在1976年的那场特大山洪中,二机厂蒙受惨重损失,公路中断、供电受阻、机械设备受损、职工住房被淹……严峻的现实促使二机厂走向异地重建搬迁。

  1984年,二机厂整体搬迁至永新县城,随之迎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浪潮,国防工业普遍下马转产民品。

  曾在二机厂担任分厂厂长的王彬生是永新本地人,1981年从部队退伍,转业至国营江西第二机床厂。他亲身经历了老厂从偏远山沟搬迁至县城,更见证了工厂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军转民”的历程。

  据王彬生介绍,1978年到1984年是新二机厂的重建时期,职工们经过七年苦战,边生产边基建,终于将工厂整体搬迁至县城禾川镇窑岭村,在一片荆棘丛生的丘陵山坡上,重新建起一座占地32万平米的现代化工厂。

  工程液压油缸、汽车转向器、工程机械、装载机、翻斗车……一系列民用产品被研发和生产出来,成为二机厂适应新形势、抢占市场高地的重要抓手。其中,110型变比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和SK410汽车转向器具有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工作服上的“三江牌”标志

  走出大山的二机厂,不再内敛,摇身一变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车间生产势头红红火火,职工住进漂亮的四层红砖楼,厂区青年引领时髦潮流……“二机人”,成为幸福生活的代名词。

  紧跟时代步伐的背后,是一颗不变的初心。新一代的“二机人”将装载机、转向器、翻斗车等众多民品统一命名为“三江牌”,为的是纪念来自黄浦江、嘉陵江、赣江流域的第一代三线建设者。

“二机厂”文化馆

  曲终意不尽

  一座文化馆留住三线“峥嵘岁月”

  遗憾的是,二机厂终究未能冲破时代的巨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工厂生产经营受挫,产品销售不畅,资金紧张,进入21世纪后,更是举步维艰,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局。

  2005年是二机厂建厂40周年,这一曾经无限辉煌的三线企业永远停在了“不惑之年”,宣告破产。

  旧厂区易作他主,旧厂房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现代式的高层住宅楼。2010年6月,禾川镇在二机厂旧址成立二机社区,广职工生活区划归二机社区管理,即后来的二机家属区。

  昔日来自五湖四海的“二机人”,如蒲公英一样重新散入全国各地,有像彭柱华、陈联道这样的老员工,留在了“第二故乡”永新,亦有人选择了回归故土,带着三线岁月所积淀的厚重底蕴和拼搏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曾经繁华热闹的二机生活区变得安静了,年轻人慢慢搬离,留守者步入暮年,一同老去的,还有那些红砖楼、道路、管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沦为一个老旧小区。

  不过,虽然二机厂的历史画下句号,三线记忆却无法磨灭。王彬生等老员工告诉记者,近些年,天南海北的老“二机人”自发组织过几次聚会,也时常有“二机”后代回到七溪岭下的黄竹冲寻根,瞻仰这一父辈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2020年,二机家属区被列入永新县老旧小区改造计划,2021年4月改造完成。破损的道路被修复,沧桑的红砖房再度鲜亮,而最让居民们惊喜的是,在县文化部门的牵头下,一座“二机”文化馆在小区修建起来,数百件老档案、老图像、老物件被征集展出,再现那段延绵数十年的峥嵘岁月。

  薪火不息

  三线精神代代传承

  采访中,“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被频频提起。

  彭柱华说,在老二机厂,“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句话妇孺皆知,也是老“二机人”用一生践行的承诺。

  “当年的第一代建设者,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山沟沟参加三线建设,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夫妻两地分居的情况也很多,但几乎没有人抱怨,大家都明白,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回忆当年,老人感慨万千。

  三线历史,在永新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三线建设淬炼出的伟大精神,也将继续照亮新一代建设者的前行道路。

  二机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剑告诉记者,三线精神深深影响着二机厂的下一代。“许多孩子在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国防类院校,也有人参军入伍,保家卫国。”陈剑说。

  “三线精神是我们的重要家风。”王彬生说。多年以来,他始终教育儿孙,要铭记三线历史,不计得失,为社会和祖国做贡献。让王彬生欣慰的是,在祖父的的影响下,其在深圳读高中的孙子立志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军工专业,继续为祖国的军工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嘉琪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