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万千看江西】江西铜岭遗址,中国工业文明的源头之一

2024-07-21 08:11:13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0492

image.png

铜岭遗址,中国工业文明的源头之一

■ 江汉民

在《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一书中,矿冶考古和冶金史专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华觉明教授写道:“江西瑞昌铜岭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采铜冶铜遗址。”“这一遗址地处长江中游,其规模之宏大和年代之久远均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且又保存完好,为世所罕见。”

image.png

约3300年前的一天,古九江(即今从湖北武穴市龙坪镇到湖北黄梅县刘佐乡,江水一分为多而形成的巨大冲积扇)南岸山区,天刚蒙蒙亮,一阵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响彻矿区。

“起床啦,起床啦!开工啦,开工啦!”喊叫的是一个中年人,真实名字我也不知道,姑且用唐朝诗人李白“赧郎明月夜”中的赧郎相称吧。

赧郎是这一矿区的矿长兼冶炼厂厂长,古铜色的脸庞透着聪慧。这天,在安排矿工下井干活后,他把手下几个通文墨的助手招来开会。

“大家说说,有些什么事需要议议。”

金甲是赧郎的副手兼管销售。他说:“大人,北方的殷商派人来了,说是亟须铜料制作礼器,要的量很大,船已经停靠在大江码头。”

“嗯,北方的帝盘庚迁都了,回迁到了殷(今河南南阳小屯村,后世称殷墟),说是从今以后不再迁来迁去,因此需要制作大量礼器。”

“南边的清江(今江西樟树市吴城,樟树市原名清江县)也派人来,要铜料做生活用具。”

“是啊,清江与我们同种同属,都是扬越。我们之间有分工的,我们主要是采矿和冶炼,他们浇铸制作器具。他们的货应该优先供应。”

“还有,东边的干越(以今鄱阳湖东岸余干为都城的广大地区)也派人来,说是要铜料造宝剑和戈矛。”

“嗯,干越是百越的一支,是我们的老表,也应该供货。问题是,我们生产能力有限,供应不过来,金乙,你说说,怎么办?”

金乙是矿区技术总负责人。他说:“大人,我们的矿区不知道已经开采多少年了,早先是露天开采,采完了再顺着矿脉掘沟槽采,目前已经要打竖井和巷道才能采到矿石了。巷道作业面小,通风不畅,不能同时掘进,提升也有困难,提高矿石产量有难度。”

“那要想办法。关键是要解决通风和提升两大问题。我有一个想法,在巷道上下各打通风孔,看看通风问题是不是可以解决?你尽快安排做实验。”赧郎说。

“好的。提升问题我也有个想法,那就是用滑轮把矿石和土提上来,我也会尽快安排做实验。”

“好。还有选矿,有什么新点子?”

“正在尝试用大木头做成溜槽,用水的冲力来分离矿物,应该比手工选矿效率要高。”

“太好了。这些办法一并使用,一定可提高产量。”赧郎说:“不过,越是要货要得急,越要注意安全。金丙,你是负责安全的,掘进、支护、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每一环都不能大意,要尽可能不出事故。”

“是。”金丙说。

赧郎凝望西北方,说:“传闻离这儿不远,有一座山(今湖北大冶铜绿山),那里,铜草花开得正欢,也许我们应该到那里去看看,如果有铜,就开辟第二座矿山。还有,听船户说,大江下游,离我们这里大概500里,一座山(今安徽铜陵铜官山)上也开了好多铜草花,我们是不是也派两个人去看看。”

1988年元月,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气氛中,瑞昌市夏畈镇铜岭村爆出大消息,村民在修筑公路时发现了大量古矿井的支护木和古代采矿工具青铜锛、木锨等物件。经层层上报,由国家文物局批准,9月,开始制定抢救性发掘方案,经过多年发掘,发现了铜岭古代采铜冶铜遗址。

华觉明教授写道:“从1988年到1991年,在为期4年的科学发掘中,揭露采矿区面积1800平方米,冶炼区面积600平方米,共发现采坑7处,古矿井102口,巷道18条,工棚2处,炼炉2座,水井数口,发现斧、锛、凿等青铜工具,铲、锨、锄、筐、桶等竹、木装载工具,绞车、滑轮等运载、提升器具,竹、木质的选矿工具,鬲、戽、豆、罐等陶质日用工具以及照明用的竹签,矿工穿着的草鞋等文物400余件。”何堂坤在《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中写道:“发现铜渣堆4处,现存炼区3处,均呈椭圆形分布,古代炼渣堆积最厚处达4米,总量约达数十万吨。”经碳-14测定,年代最早的样本距今3330±60年,遗址年代上限为商代中期,下限为春秋及战国早期。

刘诗中、卢本珊在《江西铜岭铜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中写道:“铜岭铜矿丰富的文化遗存,从诸多方面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采矿技术和方法,它表明早在商代,中国就已在落矿、出矿、地压管理等技术上达到较高的水平。矿山开拓从小到大,由浅而深,从单一群井到井巷联合开拓系统,特别是井巷支护技术工艺,有一整套完整的发展序列,多类型的木制机械的使用都说明铜岭矿商周时期开采技术具有地方特点,有一套自身发展的采矿工艺。”

邹桂森在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商代冶金考古综合性研究》中写道:“通过对冶金遗物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构建了瑞昌铜岭遗址是一个集采、冶、合金化为一体的古代铜矿冶遗址,以采、冶为主,兼有小规模合金化活动,可能存在铸造青铜工具的功能,遗址功能分区明确,采、冶分离。”

正当铜岭遗址发掘之时,1989年9月,在江西吉安新干县(旧名新淦县)大洋洲又发现了大型商墓,出土了1300多件文物,其中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瓷器139件。墓中,青铜器尤为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大、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堪称江南商墓之冠,在全国也属罕见。

瑞昌铜岭遗址,连同新干大洋洲商墓和四川广汉三星堆器物坑,“是近年来商代考古中最出人意料、至今使学者们感到振奋的三项重大发现。”铜岭遗址和新干大洋洲商墓,以及1973年发现的江西樟树吴城遗址,标志着传统的江南为“荒服蛮地”的历史误会的终结,纠正了考古界长期认为“青铜文明不过长江”的论断,揭示了殷商时期江南存在与殷商等量齐观的高度文明,同时,“改变了原先人们对商代江南青铜冶铸业发展的传统看法,也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赣江、鄱阳湖流域已存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并有可能是冶铜术在中国的发祥地之一。”华觉明说。

铜岭遗址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1991年被列入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随后又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铜岭遗址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唐·李白)

山间平地,炼炉高耸,月挂中天,炉火正红。有人看火候,有人碎矿石,有人劈柴火,有人烧木炭,大伙儿一边忙碌一边唱歌。

“呵呵,好红火,好热闹啊!”

“赧郎大人,您来了?”说话的是金丁,赧郎的副手兼炼场(冶炼厂)技术总负责。

“金丁,怎么样?最近客户铜料要得多,要得急,矿山那边用了几项新技术,矿石产量有了蛮大幅度增加,你这儿也要抓紧,要多出铜料啊。”

“大人,我们也在做实验,想方设法增加产量。我们发现这一带的黄泥巴(红壤),把一种草拌进去,在炉子内部厚厚地抹上一层,能防止散热,提高炉温,这样一来,出铜要快一些,多一些。”

“好,用了脑子!”

“还有,我们对木柴进行了筛选,发现栎木(栗树、橡树)质地硬,火力强,比其他木柴经烧。把栎木烧成木炭,再加上用竹子做成鼓风管,炉温可以升得很高,出铜量又可增加些。”

“好得很。金丁,这个月的制令单(工单)收到了吧?”

“大人,收到了。”

“好。古人有‘六齐’之说,铜与锡按6:1的比例混合成合金,适宜于造钟鼎,5:1适宜于造斧斤,4:1适宜于造戈戟,3:1适宜于造大刃,5:2适宜于制作削杀矢,1:1适宜于造鉴燧。就是说,铜与锡的比例,决定铜制品的硬度与韧度,不同比例制作的器物不同。殷商、清江、干越都向我们要货,但他们制作的器具不同,因而要的是不同的铜料。这些在制令单上都标注清楚了,你们可要注意。”

“大人,我们是严格按制令单来组织生产的,在铜锡比例调制上,精心操作,一点也不敢马虎。”

“太好了,这是用心做事。用力做事,只能完成任务,用心做事,才能做得更好。” 

金属技术(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加工工艺)和陶瓷技术(制陶、制瓷工艺)都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从此,人类告别了仅能直接利用天然物产(或作简单的物理加工),进入到“天工开物”也就是人造工具和器物的新时代,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铜是人类最早认知的金属,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世界上不同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并不相同。古代中国铜冶炼与两河流域、埃及文明大致相当。铜岭遗址是商代中期采铜冶铜的证据。

中国青铜文化有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商周时期发达的彝器(礼器)铸造和使用阶段,这是其他国家不曾具备的。数量大、品质高的青铜礼器以及青铜生活用具的制造,需要有较多的、稳定的铜金属来源。华觉明教授表示,“从铜的储量、富集和开采的难易程度,以及铜岭遗址的规模、产量估算来衡量,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开发尤胜于北方地区,应该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铜料供应基地。”

在青铜文化的河流中,瑞昌铜岭究竟是“流”还是“源”,我们目前尚不得知。因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挖掘开采,远古“老窿”(古矿井的俗称)不断遭到了破坏。但瑞昌铜岭有着完备的铜矿石开采、铜金属冶炼技术和规模,比黄河流域最早的中条山铜矿遗址早了10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铜矿遗址。说瑞昌铜岭目前为中国工业的“第一把交椅”,也未尝不可。

月光如水,星空灿烂,松明照室,围坐夜话。

“赧郎大人,给我们讲讲古吧。”众人最喜欢的业余活动就是在一起讲古。

“好吧。”赧郎说:“早在黄帝时代,人们就用到了铜。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蚩尤以金作兵器,这里的‘金’就是铜。千年以前,大禹来到了我们这里,带领群众疏浚九江,讨伐三苗。据说,大禹还收九州之铜,铸成了九鼎。再往后,大禹的后代夏桀无道,奢侈糜烂,横征暴敛,百姓危困,封于商地的成汤任用伊尹,修德明道,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打败了夏桀,登天子位,建立了商,到现在已经立朝三百多年了。而我们南方,散居着众多部落,基本上互不统属,号称百越,一部分是原来三苗的孑遗,一部分与中原移民混血。因此,我们扬越这一支,究竟来自何方,还真说不明白。”

“那我们和商王朝是什么关系呢?”有人问。

“我也说不清楚。我们这儿是一个方国,不受商王朝管辖,但由于商王朝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政治文化军事力量都很厉害,因此我们也濡染着殷商的文化气息。听说,清江那边铸铜时已有意刻制殷商发明的甲骨文字,有些器物形状是我们本地样式,而有些也采用殷商的样式,这大概就是文化融合吧。”

“赧郎大人,为什么有的人种田,我们却在做工?”

“天下人这么多,总要有分工的。人们大致分为六类职业: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王公坐而谋虑治国之道;士大夫执行国家政策;百工审视材料的曲直方圆,生产民众所需的器物;商人使四方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农民勤力耕耘土地而生长财富;妇人纺绩丝麻制成衣服。这六种职业缺一不可,不存在孰贵孰贱,只要做得好,都有出息,都能赚钱,都能过上好日子。当然,人有聪明愚笨、勤快懒惰之别,赚的钱肯定也不一样多。”

“我们做工的,要怎样才算做得好?”

“最重要的是用心做事,在明白事理的基础上用心做事,就是好工匠。我们做工,就要精益求精,生产好产品。你的产品好,买主用得顺,你钱也赚得多,这叫双赢。”

“我们开矿冶铜,有没有前途呀?”

“太有前途啦!我看,这肯定是一个朝阳产业,各行各业对铜料的需求将源源不断。铜不仅是日常物资,还将是战略物资。铜制品做得好,将不再是技术而是艺术。一句话,铜行业炉火万年不息,前途无量!”

“太好了,大人原来在给我们上历史课、思想课和技术课,我们都记住了。”

一席话下来,东方既白,曙光初现,人类已跨进实证的历史门槛,进入信史的殿堂,迈入文明时代,迈向华夏文明新纪元。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