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 | 如约而至,暖春之行 ——2024年江西省代表团赴美交流之旅

2024-07-07 10:31:25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4665

如约而至,暖春之行

——2024年江西省代表团赴美交流之旅

■ 陈  晖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美国财长和国务卿4月份相继访华,当月江西省代表团赴美进行了一次“如约而至,暖春之行”中美民间交流之旅。这次江西省赴美民间交流代表团团长是江西省外办副主任胡志扬,团员分别是江西省外办国际传播处处长陶玲斌,庐山市副市长、庐山旅发委主任袁勇,笔者担任随团翻译。此次赴美交流活动缘起之一是对牯岭美国学校协会会长史蒂夫回访的承诺。2023年10月史蒂夫再次来到庐山,重启庐山中美民间交流活动,这是其在新冠疫情后第一次参访庐山。当时江西省外办副主任胡志扬特意带着团队来到庐山与史蒂夫会面商讨中美民间交流事宜。会面双方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很多的想法不谋而合,回访的想法在此时萌发。

史蒂夫的家族是最早来庐山置地购房的外国家族之一。自2002年他带着父亲和叔叔第一次来到庐山,到2023年已是第八次自费参访庐山。史蒂夫担任牯岭美国学校协会会长之职近20年,他不仅推进庐山的中美民间交流活动,还一直在收集并留存外国人在庐山的历史资料。江西代表团的美国之行得到他的大力协助,在美国期间他一路随行。他在旧金山、费城和纽约安排的三场会面,展示了双边关系最厚重的底色是人民友好,最切实的主线是民心相通。

中美愿景之城——旧金山

旧金山是美国西海岸的一座海滨城市,有美国最大的华人社区,它和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中美两国既深且广的关联,可以在旧金山找到充分的印证。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此次会晤在多个领域达成共识,形成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给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与稳定性。旧金山是我们参访的第一个城市。

▲江西省代表团在旧金山与牯岭美国学校协会会长史蒂夫(左二)和鲁茨家族后裔(左三)合影。图中《长江周刊》一版刊发的文章为《庐山组曲:跨越中西文化的恋歌》。

从上海出发经过10余小时的飞行,当我们在旧金山机场降落时,旧金山的市长已经出访抵达中国。旧金山是史蒂夫居住地,《庐山组曲》作者哈登夫人鲁茨家族的后裔艾伦提前一天驱车三个多小时抵达旧金山,在此等待我们的到来。此次出访的任务之一是与艾伦和史蒂夫签署重奏《庐山组曲》的合作协议。艾伦受家族影响,对家族在中国的故事很感兴趣。她是家族档案管理者,近30年来她把能找到的所有家庭历史照片和资料数字化,她还花了两年时间写了一本关于家族史的书,去年在美国出版。近几年,庐山文史爱好者就曾居住在庐山美国家族的故事完成了多篇文章并在报纸上和书籍中发表,其中《庐山组曲》作曲者鲁茨家族的故事就整版发表在《九江日报·长江周刊》。

2023年,多项中美民间交流活动在两国之间展开。史蒂夫的庐山之行重启庐山的中美交流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重新奏响《庐山组曲》。这次江西代表团在美国与史蒂夫和艾伦的会面为此迈出一大步。那天当江西代表团在约定的地点等候史蒂夫和艾伦时,他们却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因为他们的必经之路金门大桥因有人反对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的游行而封闭,他们只能绕道而行。这个世界是相互关联的,相信代表团在此传播的友谊、善意和信心能让更多的人知晓。

见面后双方进行了真挚、坦诚的交流。艾伦说:“我戴着家族三代人的信物(项链、手环和戒指)来和你们的见面,它们代表曾经在庐山生活家族成员的精神,是对庐山、对中国的赤诚之心。我的曾姑婆弗兰西斯·鲁茨(哈登夫人)在庐山完成《庐山组曲》,这个音乐属于我的家族,但它的内涵属于中国,所以我愿意代表我的家族和你们一起把它再带回中国。”胡志扬副主任说:“您所讲的故事令人感动,特别是您讲的精神,虽然您家族的老人已经不在了,但精神和灵魂仍存于我们心中,文化和音乐无国界、地域、肤色之分,直通人的心灵,我们应当把这份超越国界的精神发扬、延续下去。重奏《庐山组曲》是你们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庐山市副市长袁勇对艾伦和史蒂夫说:“当《庐山组曲》在庐山奏响时,你们两位就是《庐山组曲》音乐会的特邀嘉宾。”会谈后,双方进行了简朴而庄严的签约仪式。袁勇副市长把庐山近几年发表的有关鲁茨家族的文章和书籍送给艾伦,并告诉她刊登在《九江日报·长江周刊》的文章《庐山组曲:跨越中西方文化的恋歌》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的多个奖项,这使得鲁茨家族的故事在中国得到大范围的传播。艾伦听到此消息后非常高兴。

晚上,史蒂夫邀请了牯岭美国学校老校友后代参加我们的聚会。罗素家族80余岁美国航天局退休物理学家菲利普斯应邀参加。2018年菲利普斯曾随罗素家族成员一行6人来庐山探访家族足迹。菲利普斯患有帕金森综合征,说话不流畅,并伴随着头部和双手不自主地摆动。因妻子有事,他独自开车来回3个多小时,只为来看看代表团成员,令大家甚是感动。袁勇副市长带给他有关他家族的文章和书籍令他惊喜。相聚是短暂的,但情谊绵长。我们回国后收到他的感谢信。

兄弟友爱之城——费城

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一,曾是美国首都华盛顿之前的首都城市。Philadelphia取自希腊语,意思是兄弟友爱。2023年史蒂夫的庐山之旅成就了一份twin brother的中美人民的友情。赛珍珠基金会驻地和赛珍珠旧居所在地属于费城管辖范围。

▲江西省代表团在费城赛珍珠基金会驻地与工作人员合影。

史蒂夫家族和赛珍珠家族几乎同时到达中国,这两个家族也是最早在庐山购地置房的外国人。他们在庐山的别墅只隔一条路。庐山刚刚开发时,赛珍珠的父亲就带着5岁的她徒步上庐山购地置房。这里被赛珍珠称为生命救助站,是她的世外桃源,她在庐山留有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受家族影响,史蒂夫一直对赛珍珠研究感兴趣,家族也保留相关的资料,他总是大方地与需要的人分享,并一直在推动庐山赛珍珠的项目。

2023年,在史蒂夫的组织下,赛珍珠基金会国际项目部主管斯蒂芬妮和赛珍珠旧居博物馆馆长珊姆与庐山方面偶有互动,两位漂亮的女士对庐山非常向往,因为这里曾经是赛珍珠的故乡。江西省代表团结束在华盛顿的活后,第二天一大早出发前往费城。斯蒂芬妮曾被邀请参加在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活动,最终她没参加,除了因需准备第二天接待我们的工作,最重要是因为这段路堵车严重。虽然我们很早出发,路上来去的车辆仍旧挺多。前往费城的最后一段旅途,我们在乡村穿越,春天的乡村非常美丽,绿色草坪上一栋栋造型各异的小别墅,配上院落中五颜六色的花,让人心旷神怡。史蒂夫情不自禁哼起《乡村路带我回家》,这首歌与史蒂夫的心情很契合,因为把赛珍珠的故事重新带回庐山是他的心愿。

当代表团的车转入一大片草坪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像,一位女士手捧婴儿,身旁一个孩子紧紧搂着她。斯蒂芬妮和珊姆已经在赛珍珠基金会驻地门口等候,门前场子上中美两国国旗飘扬。在会议室,双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胡志扬副主任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虽然赛珍珠已经去世,但她的精神会重放光芒。此行是我们和你们赛珍珠基金会友好合作的开始。”史蒂芬妮说:“我们非常感激你们从中国远道而来,庐山也曾经是赛珍珠的家乡,很高兴我们有机会进行合作。”这天,恰逢赛珍珠小学的学生将来此研学,珊姆需尽早带我们参观赛珍珠旧居。赛珍珠旧居外形看上去并不高,里面竟然有三层。代表团首先进入的饭厅是赛珍珠和她收养的六个孩子就餐的地方,窗台上摆放着孩子们的照片,都是混血儿童,每周日是赛珍珠和孩子们的中餐时间。饭厅的餐具都是原物,其中有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在那个年代,混血儿童无人收养,赛珍珠是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人,为此她还特意写了一本书。1948年她和丈夫建立了“欢迎之家”,专门收养混血儿童,这是美国第一家收养混血儿童的机构。“欢迎之家”在2014年关闭,60余年总计收养了7000余名儿童。代表团进来看到的那尊雕像,想必是为了纪念赛珍珠为此做出的贡献而设立。虽然“欢迎之家”关闭,但赛珍珠基金会国际项目仍有资助儿童的项目。作为项目主管的斯蒂芬妮告诉代表团,他们在中国赛珍珠的故乡镇江也有资助项目。

赛珍珠的旧居里中国元素无处不在,这些物品都是她从中国带来的,有她创作《大地》用过的书桌和打字机,甚至她父亲用过桌子都被她带回来了。在现代搬运这么多东西都不易,人们无法想象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她是如何带着它们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海岸,再搬到地处内陆的家中。珊姆说,赛珍珠和她的丈夫致力于反对美国移民局制定的排华法案,他们还在美国积极致力于中国的慈善救援工作,曾经募集钱送到中国解决饥荒问题。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她募捐到300万美元送到中国。在那个年代这个数目很大,而且很难募捐到。赛珍珠还特意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教美国人如何分辨中国人和日本人。这些都是赛珍珠热爱中国的赤子之心的展示。这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茨小说奖的美国人是唯一一位因中国题材荣获世界级文学奖的外国作家。虽然不在中国出生,但是在中国长大。她深情地说:“我的一生,从童年,少女到成年都属于过中国。”这些字被装裱在赛珍珠基金会驻地会议室的墙上。珊姆说赛珍珠是用中文思考,用英文写作的作家。在赛珍珠书房时,孩子们的欢叫声从窗外传来,看来赛珍珠小学的学生们到了,透过窗户看到草坪上快乐奔跑的孩子,一切是那么祥和。接下来珊姆带着大家来到赛珍珠的书架,书架上不少来自中国的线装书,从书的颜色,就能猜到书的年头和价值。代表团成员享受到VIP待遇,原本不能触摸的展品,可以拿在手上看。最后参观的是赛珍珠丈夫的书房,书房窗外温室里的茶花开得正艳,温室的植物大多是赛珍珠从中国带来。有几位装扮成赛珍珠模样的女士在不同房间等候着,她们是此次研学活动的义工,这样穿着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服饰。

从赛珍珠旧居出来,大家回到赛珍珠基金会驻地,参观珊姆去年为赛珍珠去世50周年策划的展览。当代表团走进展览大厅,首先看到的是庐山观云亭大幅照片,令人惊叹。珊姆自己都不记得她是从哪儿获取的照片,为什么会选这张照片。赛珍珠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她写了诸多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等。自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后,在接下来的35年里,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电影、戏剧和漫画书中出现。她的小说被译成50多种语言出版。她的头像出现在数百份报纸、杂志上,甚至出现在邮票和糖果的包装袋上。这个展览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方式展示了赛珍珠的生活和杰出的成就,其中采自镇江赛珍珠故居的“大地之土”和她曾就读的镇江崇实女子中学的纪念盘令人印象深刻。身为作家、慈善家和活动家的她一生都在跨越不同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

在赛珍珠基金会会议室,两位女士已经准备好合作协议。双方签好协议后,参访赛珍珠墓地。一块石板平铺于地,只见其上部刻着篆体“赛珍珠”三个中文字,其余部分留白。墓前代表着高贵与纯洁的黄水仙正是盛开时节。墓地两侧的植物是金钱蒲,金钱蒲又名九节菖蒲,中国有“菖蒲九节花,虽死常流芳”诗句。看来墓地管理者选择这两种植物是有考量的。赛珍珠虽然已经去世50余年,但是她的精神仍在影响着很多人,她的基金会继续在帮助需要帮助的孩童。尼克松总统称她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人桥”。周恩来总理说她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大家肃立于墓前,向这位杰出女士鞠躬致敬。

离开赛珍珠基金会驻地,代表团被带至附近的知名中餐馆就餐,两位贴心女士在前一天还特意来此试餐后确定我们的就餐地点。虽然行程只有两三个小时,双方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大家就如多年的老友在交流。回到中国后,双方一直在通过邮箱联络,共同推进赛珍珠项目的合作。

国际都市之城——纽约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第一大港,是国际之都。它是包括联合国总部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及银行的总部所在地。纽约是我们在美国的最后一站,虽然我们无暇上帝国大厦俯瞰整个曼哈顿,去纽约公共图书馆感受阅读之美,到现代城市和自然“零切换”的中央公园坐坐,但在这里的一场会谈让我们感受到纽约的温情。

▲江西省代表团在纽约与牯岭美国学校最后一任校长和老校友的后裔合影。图中《长江周刊》刊发的文章为《牯岭美国学校的集体逃离》。

代表团头一天晚上10时许入驻纽约的酒店,第二天9∶30就得赶往机场。利用在酒店早餐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代表团与牯岭美国学校最后一任校长和学校校友的后裔会面。95岁的艾尔莎是牯岭美国学校最后一任校长罗伊的女儿,是该校唯一一位在世的校友。她身体健康,现在独居于亚特兰大的波特兰市,她的晚辈住在纽约。当史蒂夫告诉她江西代表团在纽约的行程后,她请史蒂夫安排了女儿詹妮特和孙辈与我们见面。

在纽约这个世界大都市,早餐时间会面是一次挑战。但詹妮特带着女儿贝莉和儿子罗根如约而至,随行的还有一位牯岭美国学校老校友的女儿凯艾姆。2011年,贝莉和罗根曾在庐山参加中国文化和语言暑假培训班,曾经的少男少女已长成帅哥靓女。詹妮特说:“我的母亲艾尔莎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在庐山,因日本人的入侵,让她和家人不得不离开庐山,是她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我受母亲影响从小就对与中国有关的事物感兴趣,罗根和贝莉很小的时候,我就带他们来中国旅游。”贝莉告诉代表团,她和罗根第一次见到史蒂夫竟然是在庐山,两个没有任何交集的美国家族因庐山并在庐山相遇,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少年时期的罗根曾经在庐山人家居住近一个月,探访了许多与家族有关的地方。在交流中他仍能说点中文。他说:“当我爬上庐山五老峰,站在曾外祖父撰写的英文石刻前,我觉得曾外祖父就在身旁。”贝莉说:“当我第一次来到庐山时,我感觉回到了家。”

凯艾姆的父亲出生在庐山,曾就读于牯岭美国学校。他写过一本回忆录,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关于牯岭美国学校全体师生如何在日本人占据庐山之前撤离,回到美国的经历。凯艾姆说:“我的父亲非常热爱中国、热爱庐山。大学毕业后,他和我的母亲谈恋爱,他答应结婚的唯一条件是,要求我的母亲必须和他回中国工作。他在湖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他不得不带着我的母亲来到香港工作,因为那里离内地很近。我和姐姐都出生在香港。”

交谈中洋溢着满满的中国情怀、庐山情怀,不知不觉中到了告别时间。离开前,袁勇副市长赠送他们收录两个家族故事的书籍和报纸。合影后,双方恋恋不舍挥手道别。至此江西省代表团的“如约而至,暖春之行”的美国之旅顺利结束。

笔者回国已经两个多月,但此次出访的经历一直萦绕于脑海。带着家族三代人信物与江西代表团会面的艾伦,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独自开车来参加聚会的菲利普斯,飘扬在赛珍珠基金会驻地前的中美两国国旗,早起穿城而来参与会谈的牯岭美国学校学校老校友后裔,一路陪同我们的史蒂夫,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人与人的交流,是最美好、最真挚的人类情感。回家的感觉是这次民间交流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一直在回荡。《庐山组曲》作者哈登夫人的家族、赛珍珠的家族、史蒂夫的家族,以及许多与他们有着共同经历的家族,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国庐山的故事,庐山就是他们的家乡。在美国期间,江西代表团已发出邀请,欢迎他们重访家乡,为中美民间交往续写更美好的篇章。

当今动荡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中美关系也面临着挑战。这次赴美民间交流活动增强了我们对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信心。就如史蒂夫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活动中的演讲所说:“我带来了和平、尊重和友谊的信息,这是我们家族四代人140余年来对中国的赤子之心。通过文化交流和对话,我们可以为子孙后代创建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