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九江】近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和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关注我市这些工作

2024-05-22 14:36:51   
浏览量 28964

5月15日,《人民日报》18版


5月15日,《人民日报》18版“新视点”栏目刊发稿件《昌九高铁建设扎实推进》,报道了京港高铁南昌至九江段(昌九高铁,北起江西九江庐山站,终至昌赣高铁何家村线路所)建设有序推进。


【新视点】

全线桥隧比达82%,京港(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昌九高铁建设扎实推进

人民日报记者 李心萍


北京出发,高铁直达香港,将再添新通道。


眼下,京港高铁南昌至九江段(以下简称“昌九高铁”)建设有序推进。作为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与京雄商高铁,已建成运营的商丘至合肥高铁、合肥至安庆至九江高铁、南昌至深圳高铁、深圳至香港高铁连通,形成我国又一条南北高铁大通道。


“未来,从北京直达香港,既可以走京广、广深港高铁,也可走京港高铁。”昌九城际铁路公司昌九指挥部指挥长夏小任说,依托京港高铁,京津冀、长江中游、珠三角等城市群将实现贯通。


昌九高铁,北起江西九江庐山站,终至昌赣高铁何家村线路所,正线全长137.7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桥梁59座、隧道21座,桥隧比达82%。其中,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天祥大道盾构隧道,为全线两大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下层中间通行双线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两侧通行4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60公里;上层通行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


作为设计方,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桥梁设计负责人崔苗苗介绍,由于大桥位处城区,需同时满足市政和铁路两种用途,因此设计结构、参数都较为复杂。建成后,大桥将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世界公路车道数量最多、通行能力最大的公铁合建桥梁;世界最大跨度时速350公里公铁混层合建桥梁;世界首座时速350公里竖琴形索面斜拉桥;世界首创大挑臂公铁混层钢桁梁断面……


以斜拉索为例,大桥所用的每根斜拉索,都是由547根直径7毫米、强度1860兆帕的钢丝组成,直径达21.1厘米,为世界上罕见的大直径斜拉索。同时,不同于传统斜拉桥,大桥斜拉索呈竖琴状布置,平行的拉索让千钧之力均匀分布于塔身,较以往的伞状设计更加简洁。


“大桥西支主桥正在对主塔和钢桁梁进行施工。”中铁大桥局昌九高铁5标项目部总工程师李江介绍,目前,G32号主墩索塔中横梁支架已完成浇筑施工,预计6月底实现主塔封顶。


天祥大道隧道,全长6.37公里,需穿越瑶湖分支、南昌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78处风险源。


5月1日,地下20米处,开挖直径14.8米的“英雄号”盾构机上灯火通明。不足10平方米的驾驶室内,中铁十四局昌九高铁项目盾构机长张然凝神盯着参数的变化。随着环数变成411环,“英雄号”盾构机顺利下穿瑶湖分支,成功完成首个重大风险源的穿越。


张然介绍,盾构机下穿瑶湖分支时,盾构机与湖底最小垂直净距仅14米,在推进过程中若掘进参数控制不当容易导致隧道出现渗水、开挖仓压力失稳、湖泊堤岸发生位移等风险。


为确保盾构顺利推进,项目部邀请专家问诊把脉,配备一整套智能系统和新工艺,最终确保盾构机成功下穿瑶湖分支。


夏小任介绍,昌九高铁计划建设工期4.5年。建成通车后,将与既有沪昆高铁、武九高铁、杭昌高铁等多条线路衔接,对江西进一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月15日,央视《朝闻天下

5月15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 消防知识进校园 上好安全“必修课”》,报道江西九江的消防部门联合当地医院在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5月1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5月1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全国低碳日 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报道今天是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江西九江等全国39个城市或市辖区为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逐步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





5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

5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谱写长江大保护新篇章”》,报道了九江在推进十年禁渔,保护好长江、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报道说:在渔民退捕上岸的鄱阳湖(都昌)棠荫岛,当地在继续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正探索规划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5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报眼


5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报眼位置刊发图片:九江庐山西海景区森海野奢帐篷营地,连片的金鸡菊与湖景相映,吸引众多游客赏花打卡、露营休闲。


夏初时节,江西庐山西海景区森海野奢帐篷营地内,连片的金鸡菊与湖景相映,吸引众多游客赏花打卡,露营休闲。(黄杰 摄)


5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5版


5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5版刊发稿件《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微小光芒汇聚成了星河”》,单条大篇幅报道在九江市举办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微小光芒汇聚成了星河”

人民日报记者 叶晓楠

热心公益,为他人打开心灵之窗的心理咨询师陈燕燕;共搭“生命天梯”,勇救8名火场被困居民的两位跑友戴水文、叶四雄;返乡创业,卖“良心桃”的“新农人”岳巧云;宣讲6000多场次,听众达5万多人次的福建省宁德市红色讲解员刘明华;面对瘫痪的继女、患病的丈夫和年迈的婆婆,用爱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的“好妈妈”程红霞……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江西省九江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在活动直播现场,上榜“中国好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现场观众用阵阵掌声向他们致敬,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身边的平凡英雄越来越多,微小光芒汇聚成了星河!”


助人为乐  热心公益


“雪花是独一无二的,落雪的声音,如同两片叶子相撞,我拥着雪花,就像隔空拥抱着妈妈。”这首爱意满满的小诗,出自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的一名儿童,是心理咨询师陈燕燕的学生。


2019年,陈燕燕成为武宁县的一名志愿者,走进乡村儿童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们通过诗歌记录生活、抒发情感。5年来,陈燕燕的足迹遍布武宁县众多小学,领着孩子们去亲近大自然,创作童诗。


“平日里少言寡语的她竟然能写出这么美的诗?”一名儿童的妈妈在读到女儿的诗后惊讶不已。但在陈燕燕看来,童心和诗心本身就很近。“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他们随口就能念出美丽的诗篇,冷不丁就与诗歌撞个满怀,孩子才是诗歌的种子。”


陈燕燕的电脑里有个表格,上面记录着她每次带孩子们采集诗歌的情况。因为写诗,有的孩子字写得越来越好,有的孩子越来越喜欢写作文,有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在陈燕燕的关爱下,2000余名儿童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


早在2014年起,陈燕燕就踏上了公益之路,10年来,她从未停下助人为乐的脚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要继续公益事业,帮助更多的人。”陈燕燕说。

……


5月15日,央视《朝闻天下


5月15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绿色中国”加减法 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四成》,报道九江石化在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基础上,加快打造无废工厂,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同时加速推进超百亿元的炼化核心材料项目。




5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

5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提要播出《在希望的田野上 全力以赴做好“三夏”生产》,报道江西九江16万亩小麦提前开镰收割。





5月18日,人民日报2版


5月18日,《人民日报》2版要闻版稿件《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其中,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谈到,九江将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充分挖掘文旅资源,全力把九江打造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关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坚定信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


江西省九江市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于一体。今年“五一”假期,当地4A级及以上景区入园闸机单项位居江西省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旅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新说,“我们将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充分挖掘文旅资源,全力把九江打造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

……

人民日报记者 张贺 刘阳 王珏 郑海鸥 王珂 李卓尔 


5月18日,《人民日报》8版


5月18日,《人民日报》8版副刊“大地风华”栏目头条稿件《一圈山 一圈水》,报道了九江柘林水库、云山水库等镶嵌在大地上、群山中,构成赣鄱大地的秀美版图。一年四时,水库调节天然,收纳不均,担负枢纽之责,服务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大地风华】

一圈山 一圈水

王晓莉


一圈山含住一圈水,一圈水含住大大小小的岛屿或草洲。深山墨绿,水色灰蓝,草洲则绿得清新、养眼,这些色泽组合一处,互相衬托,和谐如画。这是早春,是我眼中散落于江西大地的水库景色。


安静的时候,银光点点,波平如镜,每一处都堪称美景;真正发力时,卷起千堆雪,吐出万缕水流。那水流渗透并润泽土地,而土壤之上,稻苗与其他庄稼正顺应季节,适时初萌。所以,景色之美其实是其次的。水库这人造湖泊、人造的海,它的实用、它的功用,远大于外表呈现出的美。它是土地的良友,人类的好帮手。


春天,万物初醒。我有幸走访了江西大地上的几座大中型水库。足迹所及之处,有德安林泉水库、都昌大港水库、九江柘林水库、永修云山水库和靖安潦河灌区。在一座座建筑外表并不起眼的水电站里,在平整高耸、四车道大桥般宽阔的水库大堤上,在一位位水库管理者的专业解说中,我得以一窥江西水利“春灌”堂奥,并渐渐理解了“水库”“灌区”等名词。那些水库管理者们,或沉稳,或热情,或因已经从事了大半辈子水利工作而经验丰富,或刚从水利院校毕业,身上还有一股初生牛犊的劲儿。


春天的土地,所处的正是萌发季、希望季,也是渴水季、关键季。此时大地上的一座座水库,都是它们所在灌区的倚靠。位于永修与武宁两县之间的柘林水库名声在外,我当然要拜访。老江西人没有不知道柘林水库的。它是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的大型峡谷型水库,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水产、水运等综合效益。在永修县宁静的山谷里,几幢朴素的红砖房伫立,乍一看还以为只是普通居所。实际上这里便是柘林灌区的渠首电站,因地处柘林灌区总干渠道的渠首而得名。一渠之首,可知其地位的重要。在电站房内,我遇到了一位已在这里工作近四十年的老员工,还有一两年他就将退休了。他对渠首电站了如指掌,详尽的介绍令人惊叹。我又和一名刚从水利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聊了几句。他还有些腼腆,但从言语中可看出,对这份工作已经非常投入。他们告诉我,电站内原有两台装机容量为六百五十千瓦的机组。2014年列入国家增效扩容项目后,电站装机容量改造为一台一千千瓦、一台七百五十千瓦。眼下是春灌关键期,因而机房内日夜繁忙,员工们都采取四班三转制。机房内机器声轰鸣不止,我们连说话也要扯着嗓门。


出机房,我走到不远的地方回首看电站。只见竹林掩映的砖房房顶上,一行字十分醒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行字,可不普通。渠首电站建成于1979年,它稳稳地写在墙上已经四十五年,见证着渠首电站的发展。从那颇有年代感的字迹里,我仿佛看到了四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水利工作者的身影。不同时代,条件有差异,以前远比现在艰难,但一腔热血一腔激情却是每一代水利人的共通之处。春天的阳光像金线一般,给万物镀金。那字迹也在发亮。我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很久,并拍照留下纪念。


我又拿出手机查辞典,寻找关于“渠”的解释。“渠,水所居”, 《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美妙而形象的注释。的确,为了更科学、更合理、更长久地利用水,人们给水建造了居所。眼前的柘林水库和渠首电站,正是用于留存、收纳水,利用和管理水。而水库人,当然就是管理水之居所的人。


说到柘林水库,还有一点花絮不能不说。那便是柘林水库的鱼出了名的好吃。水库滋养的各种鱼,多年来惠及方圆几百公里的居民,惠及我所生活的省会南昌。记得年少时,父母每每把从这里出来的鱼端上家里的餐桌,一定会添补一句:“柘林水库的鱼。”我们常吃的柘林水库的鱼多是雄鱼、鳜鱼等。我后来才知道,端上餐桌的只不过是其中少数几种,实际上柘林水库鱼的种类繁多,白鱼、鳊鱼、鲫鱼……如果开目录的话,也许要列上几页。近些年,柘林水库又与附近的云居山一起,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且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庐山西海。庐山以西的“海”,形象地展示出这一带山岳景观与湖岛风光的相融合。


其实,不仅是柘林水库,我所走过的每一处水库,风光都是极为宜人的。云山灌区干渠是永修县云山水库枢纽配套工程,服务于滩溪镇、立新乡、云山集团以及安义县新民乡这一带。干渠全长十八公里多,有效灌溉面积达四万多亩。站在灌区大堤上,只见天地静谧,脚下水波不兴,水中几处小岛,像盆景般精致可人。几个女孩在美景前兴奋不已,她们奔跑、拍照,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静好。实际上,在云山水库修成之前,永修境内的龙安河,每逢暴雨,便洪水泛滥。过去有歌谣说:“新坡堰里水长流,旱不浇田涝减收;十年九旱人受苦,山洪暴发灾民忧。”这歌谣简短却触目。我仿佛能够在旧时光留下的剪影册里,清晰地看见龙安河肆虐沿岸,看见洪水吞噬岸边的民居、牲畜、稻粱和草木。“1958年10月,在多方努力下,云山水库工程开工建设。永修县调动三千多人加入建设大军。”云山灌区的管理人员,首先这样向我介绍云山水库建设的缘起。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眼中透出水库人的质朴与专注。接着他又回到灌区的介绍上,告诉我:“灌区没建成前,如果遇到伏秋连旱,这个灌区内树木干枯,农作物受灾严重。灌区建设好之后,这些现象大有改观,和非灌区形成明显差别。1978年、2022年连续干旱一百多天,云山灌区受旱灾影响都很小,旱涝保收的效果十分明显。”这一段话虽是概括性的,却像一根长长的绳索。当我用力拽住这绳索时,牵扯而出的是一帧帧电影般的画面。在这些画面里,我看到了过往岁月的天灾,看到人在天灾里遭受的损失与伤害。但我更为清晰看见的,是人如何运用知识和智慧,运用勇气和毅力,趋利避害,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那一份大无畏的努力。


于云山灌区获得的这些画面,其实在我行走的另外几座水库都能找到。那几天天气甚好,春阳宜人。远望着那些看上去宁静祥和的水,我不免想到的还有“水”这一本体。我们所过之处,但见地势低平水低平,地势高拔水高拔,水随物赋形的本领真是非常高强。水又是利万物而不争的典范。水清洁万物、灌溉万物,既可存蓄也可释放。蓄水时,它安静居留水库;灌溉时,它喷涌而出,益于农田与农人;泄洪的时候,它又毫不犹豫地离开居所,去往大江大河。


这个春天,我沿着水的脉络走,顺着水的方向看,深深体会到在人类文化长河中,“水文化”这一支分流如何熠熠闪光。而我所走过的那一个个水库,就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大地上、群山中。山和水,构成赣鄱大地的秀美版图。一年四时,水库调节天然,收纳不均,担负枢纽之责,服务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5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名栏目《新闻调查

5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名栏目《新闻调查》播出《渔民上岸之后》,重磅报道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渔民命运发生的改变。央视记者深入九江沿江、沿湖地区,深入调查、采访拍摄,多角度、深层次反映我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的基础上,深谋远虑,主动作为,切实保障退捕渔民上岸后能稳定就业,兜底保障退捕渔民的生产、生活。



5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


5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稿件《江西奋力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报道了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推进绿色转型,实现减排增效。


江西奋力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人民日报记者 郑少忠 朱磊 周欢


……

绿色转型,减排增效。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地处长江之滨、鄱阳湖畔。走进公司生产管控中心控制大厅,环境在线监测显示屏上,各类污染物实时排放数值均优于国家标准。“产能越来越强,但各项生态指标却越来越好。与10年前比较,我们原油加工总量增加50%以上,而污染物总量减排70%以上。”公司环保管理高级专家唐安中介绍。

……


5月19日,《人民日报》4版


5月19日,《人民日报》4版要闻版刊发图片新闻,报道了彭泽县棉船镇的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该镇迅速调运150余台收割机,趁着晴好天气,集中时间抢收小麦。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棉船镇的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该镇迅速调运150余台收割机,趁着晴好天气,集中时间抢收小麦。图为5月17日,收割机在麦田有序作业。梁振堂 摄(影像中国)



5月19日,《光明日报2版


5月19日,《光明日报》2版稿件《江西濂溪:“茶候鸟”满载归》,报道了九江濂溪区深入实施茶叶“五年倍增行动”,建设了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生态示范茶园基地。同时,大力发展以茶为核心的文旅活动,推动茶园风光、茶文化和庐山旅游资源有机融合等全产业链体系建设。


江西濂溪:

“茶候鸟”满载归

光明日报记者 李玉兰 王洋 胡晓军


一捏、一提、一捻,指尖娴熟地翻转,不一会儿,竹篓就装满了片片鲜叶……在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高垅乡绿丰茶场,茶树苍翠葱茏,芽尖透着嫩绿色泽,晨间的薄雾还未散去,采茶女工晓瑜已来回穿梭在茶树间:“我一般能采个七八斤,采得快的话,一天下来能采上10多斤!”

“这边企业包车从河南接我们过来,我来了有20天,每天都能有200多元的收入。”晓瑜掌握着一手采茶好技术,是一位采茶“候鸟”。和她一起工作的“茶候鸟”还有100多名。

濂溪区有1.5万亩茶园,受年后冻雨影响,今年的采茶时节比往年晚一些。

分类、称重、登记……茶山脚下,采茶工们一个个喜笑颜开,挎着竹篓满载而归,有序排队等待称茶。“上午我采了大概有4斤,等会儿称完重就可以拿条子去吃饭了。”同样来自河南的刘翠梅用双手捧起茶篓中的嫩芽开心地表示,她已经是第三年赴濂溪采茶,不仅茶场包吃包住,而且工作地环境优美,本地人也非常热情,大家都十分满意。

濂溪区是庐山云雾茶的主产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为推动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区深入实施茶叶“五年倍增行动”,与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国内权威茶叶机构和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选育国家级茶树良种3个,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生态示范茶园基地。每到春茶采摘旺季,采茶用工缺口巨大,“茶候鸟”应运而生。

种茶之外,濂溪区大力发展以茶为核心的文旅活动,推动茶园风光、茶文化和庐山旅游资源有机融合,积极开展“采茶、制茶、品茶、评茶、吃茶、游茶”等全产业链体系建设。环境越来越优美、生活越来越丰富,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一场采茶之旅。



5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8版


5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8版稿件《打开大美山河图,讲好“旅城”新故事》,其中《向南:追风赶月 梦入江西》版块报道了九江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到在江西九江,看到的,是李白眼中“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的磅礴;听到的,是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绝唱;触摸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那块西林壁;感受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情。


打开大美山河图,讲好“旅城”新故事

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共话“打开文旅新市面”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刘婧宇


如果说旅行是一场“诗和远方”的美妙奔赴,那么今天可供人们追寻和探索的空间,显然更加广阔。当下,选一座静谧而温馨的“旅城”,青山绿水环绕,听古朴石墙、斑驳门窗诉说着生活的纯粹,正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选择。


近日,以“打开文旅新市面”为主题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下文简称推介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办。会上,来自辽宁、江西、重庆、内蒙古等省区市的部分旅游城市争相亮出“家底”,邀约全国游客品味诗画中国。


推介会上,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说,文旅产业延续了历史传统,是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新途径。拥有360多万粉丝的四川省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用亲身经历讲述了新媒体时代,城市品牌打造对文旅产业的巨大撬动作用。


恰逢春已尽、夏刚至,正好打开中国大美山河图,探寻宝藏“旅城”新故事,感受一半山川湖海、一半人间烟火的有趣人生。

……


向南: 追风赶月,梦入江西


“江西美景闻天下,君上湖亭意若何。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宋·顾禧《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


江西,三面环山、北临长江,青山为纸,绿水为墨,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文旅资源交相辉映。今年“五一”假期处处人头攒动,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消费市场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尽显江西蓬勃活力。


国人对山水情有独钟。庐山瀑布冠绝天下,玉帘、三叠、开先三瀑在太白笔下,狂妄又浪漫。来江西,除了感受那份直观的自然大美,中国文人所追求的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品格,也在赣鄱大地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江西九江,看到的,是李白眼中“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的磅礴;听到的,是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绝唱;触摸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那块西林壁;感受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情。


江西文脉绵延不绝,受到大文豪青睐的远不止九江一个。《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指的就是干将和莫邪两把宝剑的“丰城剑气”。


丰城拥有1800多年建县史,江西的母亲河赣江穿境而过,其最吸引人的标签,是“长寿之乡”。


这里拥有524.7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土壤硒元素平均含量约0.538毫克/千克,是最适合人体吸收的富硒土壤。有研究表明,硒是心脏的保护神。据统计,丰城80岁以上老人超3万人,百岁以上老人150多人,“长寿之乡”的称号当之无愧。


如何来享受富硒环境对身体的滋养呢?丰城的唯美养生谷,结合富硒、养生、温泉等自然资源,形成富硒养生、温泉度假、教育科普、动物观赏四大主题业态。唯美养生谷园区自去年10月份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丰城还有世界级园林艺术界的“博导”——中国爱情花卉小镇。成片的花海如梦如幻,让人心也跟着柔软,坐着粉红小火车,通过彩虹桥,到达粉色小火山,像极了爱情的体验。


5月,伴随初夏的暖意相约“丰水宝地,情义铭城”,来一场随心自在的旅行!丰城市的文旅推介官彭迎同大家邀约。


能滋养身心的小城不止丰城。在江西省东部,有个全域康养的小城——资溪,总人口只有11.3万。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资溪,但它在中式烘焙界举足轻重,比如鲍师傅、泸溪河、詹记等深受年轻人追捧的品牌,都出自资溪。


与生态相比,面包产业只是开胃小菜。资溪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7%,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上万个/立方厘米,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在全国名列前茅,是“中国天然氧吧”。


“不管你是什么体质,来资溪,总有一款康养游适合你。”资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雪峰说。


你可以永远相信江西的山水,这里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在江西井冈山北面,有一处爱情打卡地、浪漫新地标——新余,无论晴雨,她总以最温柔的笔触,扣动人的心弦。


《搜神记》中记载的“毛衣女下凡”,故事发生地就在新余的仙女湖。2015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江西新余仙女湖“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称号,央视七夕晚会六度在仙女湖录制。


景区内很多汉服小姐姐走过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意境一下子拉满。登上仙女湖景区海拔最高点龙王阁,玻璃栈道更让人心跳加速。


可能七仙女下凡的时候,手中花瓣掉落人间,在莲花县留下了千亩花园。莲花县号称“江西小贵州”,位置虽偏,但藏着很多惊喜。在这里,5000亩的莲花博览园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发挥到极致。七分半山一分半田,一分水面和庄园,在山中自驾,远处的群山给人《千里江山图》的即视感。


还有这样一座小城,也许是过于“水灵”,被称为“江西第一美人”,“颜值”不输七仙女,这就是彭泽。“水通南国三千里,风送原野十里香”,游遍山水名胜的晋朝名臣陶侃最终选择在此归隐。在这里,泥土是香的,空气是甜的,任何一个视角都是文旅大片。

……



5月20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5月20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直击长江“大体检”》系列报道,报道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工作人员深入长江九江段和鄱阳湖九江水域,采集、化验水生生物样本,为长江流域水生态全面“体检”。


(来源:九江e媒)


编辑:柳飘蕙

责编:钟千惠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