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处处染新绿,早稻插秧正当时。近日,在共青城市泽泉乡涂山村育秧工厂的温室大棚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将经过20多天“育秧全营养培土+自动化流水线+温控育秧大棚”育秧模式培育的1万多盘秧苗卷好搬上车,运送至田间并放上插秧机,及时为机械补苗。
而在12公里外的金湖乡五合村里的300亩高标农田,两台插秧机在农机手的操作下正开展作业,一簇簇嫩绿的秧苗从秧盘上滑落,整齐均匀地插入田间。
“如今粮食生产从育苗、翻耕、插秧到管护、收割,全程实现机械化操作,种粮越来越有‘科技范’。”村民们纷纷感叹。
有了智能农机装备加持,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共青城市高质量推动各项春耕备耕工作落实,农业生产跑出“加速度”,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在共青城市的广袤田野,还培育出各类农机服务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各乡镇多家合作社已突破传统耕种收单一作业模式,向承包土地经营,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向转型发展。61岁的无人机操控手杜钦林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一周前,杜钦林娴熟地操纵着安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在苏家垱乡浆潭联圩千亩稻田现场对稻田除杂喷药,他只需要在飞机遥控器上应用地图数据,设定好作业区域及面积,无人机就能自己设定作业路线,完成喷药工作。
杜钦林“玩”无人机有七八年,作为新农人的他尝到了“机器换人”的甜头,四年前,他不再种田,而是成立合作社,专门接订单、 做飞手,一年也有30多万元的收入,“浆潭联圩千亩稻田就是我们代管的,我们仅大型植保无人机就有八台,还有包括整地、播种、施肥、收割等机械,我们的员工也都年轻化,有‘00后’‘90后’的小伙子都加入了进来。”
田还是那片田,轻松的背后是政策支持、科技进步。据悉,2022年共青城市出台了《共青城市2022~2025年农机购置叠加补贴实施方案》,对辖区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农机进行叠加补贴,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2022年至2025年,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与购机者按1:1的比例出资购买农机。比如我们这台高速插秧机要10万元,农户享受叠加补贴后只需要5万元就可以买到了。”共青城市农业农村水利局农业技术股负责人夏从斌介绍。
(王一婷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