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家住渊明路

2024-03-12 19:08:57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122

家住渊明路

■ 王朋宾

今晚零星小雨,不能跳操,习惯傍晚锻炼的我,便举起雨伞,在家门口的渊明路散步。

马路两边的路灯下停满了小轿车和电动车,行人稀少,不时碰到散步的熟悉面孔。正行走间,三中的退休周老师如约而至。周老师不仅是行走健将,而且健谈。日行至少三万步,多则五六万步,聊起公路和下水道,他总是满怀感激之情:“现在县城的路真是修好了,下大雨也不会有积水!”

渊明路北起彭泽龙城大道,南至火车站,全长不足一公里。家住渊明路已有二十余年的我,对每一栋楼乃至每一棵树都了如指掌。早年是水泥路面,长度只有现在的一半,即南上渊明湖小区,前往南方的凉亭村还需要翻越一个小山冈,尽管那时铺上了水泥,但路面狭窄。2007年,彭泽一中搬迁到凉亭后,县政府才将山冈降了坡度并拓宽了路面,连通至火车站。

1999年彭泽一中在渊明路建造宿舍楼的时候,名为龙青路。改为现在的渊明路也许是临近渊明湖,更重要的还是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做过彭泽县的县令吧。彼时的龙青路是妥妥的城乡接合部,除有当时的渊明湖大酒店、供电局和人民银行的办公大楼可算为县城三大地标式的建筑外,其他像样的楼房稀少,并且离当时的一中距离较远,工作和生活都相当不便,参加集资建房的老师没有一个不忧心忡忡的。此后的几年,周边小区接二连三地建立,人气才慢慢旺盛起来。随后一中的搬迁,渊明湖公园的修建,给渊明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当看到老城区的老师要骑摩托车或乘坐校车上班的时候,我们居住在渊明路宿舍楼的老师那种优越感油然而生。有同事不禁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和周老师同行,往朝阳厂方向走。大约二百米的路程,就看到有两家门店关门闭户,并分别贴着“本店转让”和“本店出售”的字条。黄金地段的德润福超市门口,也只有几个人影在晃动。原先生意火爆的渊明湖君澜大酒店院内停车场,有许多空车位。经过几家小饭馆,店内的人影稀疏可辨,玻璃窗清清静静,失去了春节时的喧嚣与欢腾。但只有20米之隔的两家连锁药店灯火通明,坚挺依旧,据说大年初一也没关门,一年四季不缺顾客。春节已过,年味渐淡,街道越来越寂静,只有在晚上十点多和清晨六点多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才可以重温一下渊明路多年前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旧梦。我和周老师不停地走不停地聊,间或有观点的交锋,但对当下实体店经营的艰难,却是不谋而合;感叹生意人的艰辛,同生悲悯情怀。

尽管时令已是春天,微雨夜晚的冷风还是肆无忌惮地刮过渊明路的小巷和树木,也无情地刮在我的脸上,只有脚下走久了的运动鞋似乎捂热了我的双脚。告别周老师后,我一个人如同一个痛苦的哲学家,行走在这不知走过了多少遍的塑胶路面上,今晚不知怎么,竟思绪翩跹起来。也许是因为天气预报明天是雨天,学校那么远,骑车不方便,又要和同路的同事相约搭便车吧。

五六年前店铺还是抢购成风,一场疫情过后的今天,店铺出租、出卖却难以找到租主、买主。县城的渊明路是否也记载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瞬息万变,快得就像单位的迁移,快得让墨守陈旧的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本以为这一生可以就近上班方便出行,哪知仅在凉亭村逗留十五年的彭泽一中又整体搬迁到离家十公里远的黄花镇迎宾大道。

正上楼回家,手机传来信息声,是常交往的十多年前的一个老家长发来的:“王老师,年过完了,春天到了,过去跳交谊舞太麻烦,要有舞伴,今年我加入你们的队伍,改跳健身操!”

我心潮起伏,物在变,人也在变,仿佛刚走过的渊明路。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