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诗歌背后的修水红色故事

2024-01-14 09:35:01   长江周刊
浏览量 49759

诗歌背后的修水红色故事

■ 涂开荣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幕阜山与九岭山之间,是湘鄂赣三省九县的交界处和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点,是江西省县域面积第一大县。现代以来,修水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区域,无数修水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笔者在研究修水县革命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有大量与修水革命相关的诗词歌谣,形象地展示了修水的红色历史。本文选取其中的五首诗歌,试图探寻诗词背后的故事,解读修水的深厚红色文化内涵,探究修水在中共党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第一首诗歌《西江月·秋收暴动》: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1927年,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时,蒋介石、汪精卫却先后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为此,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被中共中央派往湘赣边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毛泽东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写下了《西江月·秋收暴动》。

这是毛泽东的第一首军旅诗词,把秋收起义的原因、时间、起义路线、显著特点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具有诗史意义。

起义原因是“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起义时间是“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起义路线是“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不停留”说明了工农革命军行军的迅速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起义部队马不停蹄,剑指湖南省会城市长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场景;起义部队特点是“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支部队与以往任何部队都不一样,是高举着镰刀斧头军旗的工农革命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军队。“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这是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具有里程碑意义。

1927年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升起了第一面军旗,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广州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各有特点,功勋卓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绘制的《全国各地工农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形势图(1927—1934)》,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起义的位置插了三面大红旗,充分肯定了三大起义在党史军史上的重要地位与重大贡献。

由于秋收起义涉及修水、安源、铜鼓三个地方,表现秋收起义的大红旗应该插在哪里呢?为此曾让地图制作者感到为难,最后在秋收起义亲历者、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亲自过问下,将代表秋收起义的大红旗插在修水。这是权威部门对秋收起义的权威结论,意义重大。为此,修水县专门派了张健平、刘东淼、黄在华等三人赴京了解此事的缘由。1968年12月5日上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革委会会议室,地图的制作者之一、时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革委会委员毕建中接待了张健平一行三人,毕建中介绍:《全国各地工农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形势图》是我们这里编制的,一面大红旗为什么插在修水,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在编这个图时,看到南昌“八一”起义和广州起义都有大红旗,我们认为秋收起义也应该突出一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中央军委罗荣桓同志,那时他是总政治部主任。结果罗荣桓同志来了一个电话说要插在修水,我们就照办了。情况就是这样的,我是自建馆以来就在这里工作。

代表秋收起义的大红旗插在修水,这是修水人民和湘赣边人民的光荣,既是肯定修水对秋收起义的重大贡献,也是肯定修水在秋收起义中的中心地位。

那么,修水在秋收起义中的中心地位体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筹划起义时间最早。“八·七”会议后,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以下简称“警卫团”)即于1927年8月12日进驻修水,“到修水即召集两部负责同志会,商统一事”。1927年9月28日《汉口民国日报》也记载了警卫团在修水筹划起义的情况:“余洒度率领贺叶一部分的残兵千余人,盘踞修水,啸聚溃兵土匪,自称师长,声势浩大,为此次暴动的主谋。”虽是敌人诋毁污蔑,但我们可以从中窥知起义部队在修水开展革命活动的盛况。秋收起义前夕,修水还先后爆发了全丰暴动、下衫暴动,这两次暴动是秋收起义的前奏,为秋收起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2、参加起义武装力量最强。在修水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中,既有起义的主力卢德铭领导的警卫团,又有余贲民率领的平江工农义勇队、罗荣桓率领的崇通农民自卫军,以及余经邦率领的修水农民自卫军。他们喊出“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的雄壮口号,于1927年9月9日率先在修水举行了起义。驻修水的革命武装,是发动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力部队。

3、历史影响最大。秋收起义时,在修水组建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打出了人民军队第一面旗帜——镰刀斧头旗帜。秋收起义亲历者何长工1958年在中直机关党校作报告时这样评价:“从此,在中国,在东方,就有了红旗和白旗的对立,有了红军和白军的对立,再后来有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和白色政权的对立。”彰显了修水的历史贡献。

4、百姓支持最给力。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驻扎修水一个月,在修水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秣马厉兵,三操两讲,筹粮筹草,起义部队得到发展和壮大。时任参谋处长陈树华回忆:“修水的老百姓视我部如再生父母,送的慰问品不少,还专门派人守在门口,只要见炊事员挑筐子出来,马上就抢筐子把菜免费送上来。”赖毅中将回忆:“在修水我们添置了大批衣被,从头到脚都穿的灰色军装。”

5、革命时间最长。在秋收起义精神指引下,修水人民坚持十年红旗不倒,是坚持革命时间最长的县之一。他们以“修水老表好大胆,捶直啄钩就造反”的勇气,前仆后继,不怕牺牲,革命烽火燃遍修河两岸,工农政权布满幕阜山村,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毛泽东在其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以江西论,赣北之德安、修水、铜鼓尚有相当基础……”再次肯定了修水的历史贡献。

第二首诗歌:红军大如天,驻在桃花尖,穷人大胆睏,富人出花边。

这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在修水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全诗大致意思是:红军势力很大,驻扎在桃花尖等大山里面,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穷苦人不要怕,可以放心安稳睡觉,红军斗争的对象是有钱人,是土豪劣绅。民谣中的“桃花尖”是修水西部的一座大山,位于赣鄂交界处,历史上就是起义军出没的地方,表明红军类似过去的农民起义军,是专与官府作对的。但红军又不同于过去的农民起义军,红军有党的领导,有高度的阶级觉悟,是穷苦人民自己的军队,所以与穷人有着特殊的感情。“睏”是修水方言,睡觉的意思;“花边”是老百姓对银圆的俗称。这首民谣形象地反映了红军的政治主张,说明了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关系。

修水当年就留下了很多反映红军与老百姓之间鱼水深情的民谣、标语和故事,这是其中最通俗,流传最广的民谣之一。比如有“彭德怀,到我乡,打开豪绅大谷仓,穷人吃饱闹革命,红军吃饱打胜仗”的民谣;有“为修水贫苦群众之要求而打修水”的标语。因为红军爱老百姓,老百姓拥护红军,所以,修水的革命之火生生不息,始终成为坚强的革命堡垒。曾担任湘鄂赣扩红突击总队长、后担任江西省委书记的江渭清对修水等湘鄂赣老区人民非常赞赏,对苏区人民支持红军充满着感激:“当年湘鄂赣边区五月扩红的生动情景,真是令人难以忘怀。许多地方出现了‘锣鼓震天响,标语贴满墙,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昨天拿锄头,今日上战场’的动人场面……”

如今的修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著名的双拥模范县,已连续九次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县光荣称号。

第三首诗歌:嘀嘀答答答答嘀,红军昨日攻修水,几个冲锋破了城,反动头子抓一堆,西门抓到钱营长,匾里扒出丁靖卫,感谢亲人彭老总,红军仗仗得胜利。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随即东进修水,于8月初帮助修水建立湘鄂赣边第二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此后,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多次在修水、铜鼓等湘鄂赣边盘旋游击。1930年5月彭德怀率领红5军再次攻打修水县城,当时敌人驻有一营正规兵力和修武铜靖卫大队等团防武装,营长是钱汉舟,靖卫大队长是丁雪臣。在修水8万革命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红五军一举攻进修水县城,红军大获全胜。营长钱汉舟和大队长丁雪臣,一个藏到西门的臭水沟里被红军抓到,一个躲到丁氏宗祠的牌匾上面,被修水农民武装从里面拖出来。

这次战斗还有一个动人故事,当时,黄克诚刚由中央分到红5军任第八大队政委,彭德怀对他还不熟悉。部队攻打修水县城时,先行爬云梯的战士纷纷中弹摔下来。紧急关头,黄克诚手持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冒着枪林弹雨带头爬云梯。这一无畏榜样带动了全大队,人人争先,迅速把红旗插上城头。黄克诚身先士卒,彭德怀颇为欣赏,彭德怀走到黄克诚面前高兴地说:“打一仗认识一个人,打修水让我们认识了黄克诚。”不过,他又回头教训黄克诚:“下次作战不许再挥大刀往前冲,那么大一副眼镜片子,一看就是个官,容易遭枪子儿。”出于保护他,把他骂了一顿,意思是一将难求,既要勇敢,又要保护好自己。从此开启了两位战友之间终其一生的深厚情谊。

这首民谣,表现了苏区人民对革命领袖的感激和歌颂;也表明了修水是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将帅重要的革命起点。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和国将帅在修水觉醒群众,领导暴动,组建和整编军队,建立政权。党和国家领导人何长工、滕代远、王首道等先后在修水领导革命;共和国元帅彭德怀、罗荣桓在修水横戈立马;大将黄克诚、谭政和上将萧克、王震、张宗逊、陈士榘、李达、傅秋涛、钟期光、李聚奎等约百位将军在修水开展革命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开国将帅胡耀邦、萧克、傅秋涛等将军先后亲临修水,关心老区建设,寻访战斗足迹。彭德怀、罗荣桓、黄克诚等元勋后代专程到修水重走父辈战斗足迹,看望老区人民。

第四首诗歌:不畏敌人凶,怕死不革命,献出全家血,要换全国红。

这首诗是修水县著名革命烈士甘特吾所作,他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曾任修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长、修水第一任县委书记、赣北特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是修水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其兄甘卓吾烈士,湘鄂赣特委委员、修水中心县委书记。由于白色恐怖,甘特吾工作环境非常险恶,但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奔走于湘鄂赣边,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群众的保护下,敌人抓不到他,就迫害他的家人,他父母被迫躲避在外,颠沛流离,不幸在外病逝。妻子写信告诉他噩耗,甘特吾回信勉励妻子,以诗言志,表明了他为了信仰,蔑视强敌,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义无反顾,宁可献出全家的生命。从这首诗中,我们不由想起了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甘特吾和夏明翰一样,都具有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令我们感动。

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修水有一批像甘特吾一样的年轻革命知识分子群体,是修水最早的一批党员。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修水,在修水播撒革命火种,为修水发展成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丁健亚是江西省首批留苏青年,江西党团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毅然回到家乡领导武装暴动,组建工农武装,为革命殚精竭虑。因积劳成疾,于1929年因病去世,临终前仍抱着《共产党宣言》,为革命死而后已。张如龙曾任九江团地委书记、市党部代理常委,1927年7月29日汪精卫到达九江,当天上午,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在机关礼堂召开了一个名为欢迎实是反汪的群众大会,张如龙在会上致欢迎辞,以汪精卫自己说过的话“革命的站在左边来,不革命的滚回去!”辛辣地警告汪精卫悬崖勒马。汪精卫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脸色煞是难看。张如龙毫不畏惧敌人的淫威,当众羞辱汪精卫背叛革命的行为,是汪精卫点名要捉拿的人,最后英勇牺牲。在这些播火者的发动和领导下,许多修水优秀儿女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献出了宝贵生命,修水在册烈士10321人(统计到1990年止),是江西省六个(兴国、瑞金、宁都、于都、修水、吉安县)在册烈士超过万人的县之一,修水县居第5位。修水人民作出的牺牲可见一斑。

第五首诗歌:巍巍幕阜山,滔滔修水江,誓为工农求解放,红色健儿,十年奋战,驰骋沙场。

野山烧不尽,春风吹又长,笑蒋贼损兵折将,“围剿”梦一场,英雄湘鄂赣,红旗迎风扬。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也叫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六大苏区之一,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东西长300多公里,南北长500多公里,是全国著名苏区。这首诗词讴歌了湘鄂赣苏区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与贡献,以及肯定了修水在湘鄂赣苏区中的中心地位。

这首《西江月·忆湘鄂赣》讲了几层意思:一是湘鄂赣根据地的位置,主要在幕阜山和修水河一带,当然修水就处在核心位置上。二是根据地存续时间,1927年至1937年,时间整整十年,贯穿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是根据地的目标,“誓为工农求解放”。四是根据地革命斗争历史,历经几起几落,经历了残酷的斗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长”,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诗词作者吴咏湘是红16军(师)老战士,湘鄂赣苏区的亲历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军长,开国少将。吴咏湘将军与修水有着深厚情谊,他的警卫员是修水人,名字就叫“修水”。吴咏湘曾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在警卫员修水的悉心照料下,吴咏湘很快伤愈归队,后来双方失去了联系。为此,吴将军专门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忆修水》,发表在1960年《人民文学》第3期,表达了深情的怀念。

修水是湘鄂赣苏区中心县,1930年冬,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府湖南省苏维埃政府迁驻修水;1931年3月,湘鄂赣特区委在修水成立,代行省委职权,首次确定了湘鄂赣苏区的管辖范围,湘鄂赣苏区由湘东北、赣西北、湘东南和赣北组成;10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在修水上衫成立。此后,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曾分别驻扎修水上衫、画坪等地,修水成为湘鄂赣苏区指挥中心。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