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九江丨潘骞——与九江结缘的北宋大将军

2023-12-29 11:28:23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519

潘骞

——与九江结缘的北宋大将军

□ 潘少星

  潘骞、字国英、大名府人,生于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殁于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享年71岁,北宋开国功臣名将潘美的二弟。据潘氏族谱记载,潘骞跟随潘美征战屡建大功,开宝年间封武威大将军江南节度使镇守江州(府衙在现九江大校场一带),太平元年正月初十,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亲手取剑印赐敕潘骞管军万户府印命永镇江州,世代袭爵,兴国同修,后宋朝开始倡文偃武,潘骞又进金紫光禄大夫(文正二品),后去世,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真宗赵恒追封为晋平王,其夫人牛氏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赵光胤下令征讨南汉,令潘美为帅。潘美携弟潘骞、潘琳统领十万大军渡江南下,以江州为大本营。征募兵丁,囤积粮草,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征伐南汉战争,三年后,北宋军队在潘美的指挥下,用时三月,历经贺洲、韶洲等历史上著名战役,运用奇兵设伏,弩射象阵,火攻栅栏等战术战法,逐个攻破南汉防线,直指南汉首府广州,俘获南汉皇帝刘鋹,将其押回京师汴梁。南汉灭亡,北宋收获南汉60州,204县,疆土包含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的大部分。

  潘美率军灭南汉后,和小弟潘琳班师回京入仕。宋太祖赵光胤封潘骞为江南节度使,作为朝廷派出的封疆大吏,开始主管江南的军民两政,历史上有“自宋朝以来,南方开始得到朝廷的重视和治理,北方的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南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品贸易得到了快建发展,同时南方也开始为宋朝乃至以后的朝廷的中央财力作出贡献”的说法。作为宋朝的首任江南节度使潘骞功不可没。

  潘骞在九江驻守期间,深受百姓爱戴,历史久远难以有具体的故事记载,抑或是喜欢九江这个地方的原因,他选择了在九江湓浦安家居住,驻军隘口马回岭一带,其三个孙子,一个领军驻守瑞昌,一个领军驻守德安,一个领军驻守柴桑,后续子孙皆为带兵将领,分驻九江周边各地。相传潘家有“潘家人为军家人”“潘家将,各家兵”的传说。北宋时期,北方战事频繁,南方虽有流寇战事,但总体还算平静,这不得不说与潘骞的治理有关,南方的富国强边,为宋朝的后续九次北上伐辽,收复失地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

  潘公戏,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亦称“锣鼓潘太公戏”、或叫“潘太公游春”,是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德安县山里流行的一项民俗活动。据官方介绍 ,此戏由北宋乾德(公元968年间)从京都汴梁开封到江州做官的三兄弟,从都城的勾栏瓦肆中带来的歌舞,取名潘公戏,顾名思义,就是由潘家人创立。据潘家人介绍,此戏由始太公潘骞传入,开始时由潘家人主演主唱,因为该戏为傩戏,主要目的是捉鬼、驱灾、祈福,遂在周边被模仿传开。据潘家人介绍,过去的潘公戏演出时要收集整个村庄的八仙桌,一层层地往上码,码得高高,最后由一位潘姓太公站在最上面担任主角,脸上涂着油彩,穿着奇异的道服,口念咒符,驱逐妖魔鬼怪,祈求来年国泰民安,潘公演戏,把自身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可见爱民之心,用心良苦。

  北宋虽然结束了中国的五代十国各自为政的割据,但自建立以后内部治理的杯酒释兵权,昌文偃武,又有北方辽国不断袭扰的战事,又有澶渊之盟而形成的纳贡财政负担等。宋朝的国运一直呈现出颓废之势,世袭后的潘家也随着前辈战功光环的逐渐褪去,以及皇亲国戚关系的渐渐疏远,宋景佑年间,大约公元1034年,潘骞世袭第五代孙潘善在一次远征中战死,葬白鹿洞后,其妻刘氏携侄带儿迁至南皋(现武宁县宋溪镇南皋村大屋场)。这里风水极佳,背靠南皋山,中有南皋山众多峡谷之水汇集的一条溪流,两边群山环抱,中间一片开阔平整的田畴。因潘骞子孙已相继出五服,刘老太太作为当家人,奉旨主持了建祠立谱,取名忠武堂,潘骞为忠武堂始祖。这位刘老太太在潘家非常有声望,去世后,安葬在祠堂后五尺九的地方,厚葬九尺六。从此潘骞一家从军家实现了民家的转移,从一个派出的封疆大吏朝廷命官正式入籍九江,融入了九江的百姓,开始了把他乡当故乡,故乡作他乡的转变。前不久,笔者在老屋场潘熙友家走访时,听隔壁一位八十多岁的江姓老太太讲起大屋场潘家的故事时说道,她听老人家讲大屋场村在宋代时,潘家人丁兴旺,当时大屋场村有三座宝塔,九井十八巷,村子东南西北四座大门,货郎担在进去之后找不到出来的门,哪时到村子,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祠堂的门匾比县衙的都要高大。祠堂在建国初期还在,毁于文革期间,场基尚在,没有修缮,刘太太墓现已经修缮,大屋场潘家人迁出很多,尤其是湖北一带潘姓人大多数是从这里迁移出去的,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人于清明和冬至来祭扫。

  潘骞作为朝廷任命,异地为官,在九江并无祖坟山。潘骞在驻守期间,曾与现庐山市温泉镇西洲桥头张村的一位张姓太公结成了深厚友情,拜为金兰。或许是对驻守的土地的热爱,也或许是与张太公的感情之深而动,“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潘骞选中了张家祖山的一地块作为他的长眠之地。生前立碑,死后结坟庐,并约定告诫后代子孙,永不得有越茔估山添葬,并购田八亩作报酬聘请一张家人作为守墓人,据张家后人张文桃介绍,其祖上传给他们,潘将军家人非常仁义,与张家几代相处非常好,其太公后事都是其潘家为其操办的。

  潘骞墓位于隘口附近的观音塘凤凰岭,四周群山环抱,按照约定,这个地带除张姓坟墓外,只有潘骞与其夫人的一座合墓,没有其他潘家坟茔,墓地风水极好,左边是巍峨耸立的庐山,右边绵延起伏的马回岭,长眠在此的武威大将军晋平王头枕长江思故乡,面向南方,脚下是他曾经征讨治理的江南大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墓被盗墓贼发现并盗挖、挖出蟒龙袍一套及很多物品,后经报案虽追回一批物品,但蟒龙袍流失至今未曾找回,虽经其后人多方打听,据说是转卖出关时被海关没收,现至今在何处不得而知,也有的人说在深圳博物馆收藏,但愿如此,如未出境,当属幸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潘骞为国出生入死战功赫赫,为民理政勤勉有加,常怀祈福为民之心,身后荫继子孙,据潘氏族谱记载,潘骞与牛氏夫人无出,由其兄潘美幼子潘惟文继为子嗣,自潘惟文开枝散叶后,人丁兴旺,据共青德安潘氏文化研究会潘水官介绍,2009年统修宗谱时,骞公子孙在册达十万多人。十多年来又有多地未统修的一些地方潘骞后人陆续到九江寻根问祖。笔者曾经到过湖北鄂州市华容区团蒲镇一个叫前村的潘家,该一个村就有7000多人,村子的祠堂供奉的是始祖潘骞,祠堂的对联都有南皋之类的内容和意思表达。一千多年说长也不久,如有未中断的传承和不间断的叙说,也就如昨天和今天,一千多年以来,潘骞的后代子孙,清明冬至祭扫从未间断过,尤其是湖北大冶、鄂州、孝感等地居多,他们信奉“一百年前不是一家人,那五百年前就是一家人,五百年前不是一家人,那一千年前必是一家人”的家情怀,不约而同走在一起朝拜始祖。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更多许多人翻阅祖谱,寻找各支派从南皋走出去的足印,寻找失散的支脉。可谓是九江姓氏文化的一个亮点。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