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大地之女”赛珍珠的庐山情缘

2023-12-24 10:32:3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530


“大地之女”赛珍珠的庐山情缘

■ 月明晖

故事的开始

Pearl牵着父亲的手登上庐山时,她还不能理解,为何要在大冷天里,辛辛苦苦地坐几天船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爬上长江旁这座冰冷的高山。同样在长江边,镇江的家比这里温暖得多。

Pearl还小,才四岁半,很多事儿不懂,很多事儿父母还不会告诉她。

美国女孩Pearl上山的那天是1897年1月14日,那时候的九江英租界已很繁华,是九江茶市最兴盛的年代,但外国人却很少会走出城外。从城郊的女儿街到庐山脚下的莲花洞还是土路。登上牯牛岭的好汉坡登山道刚建成不久,还没有专职的轿夫。山上的牯牛岭——前一年它才被外国人称为牯岭(Kuling)——还是个荒凉的山谷,树木早被烧炭人砍伐殆尽。那条后来被称为长冲河的溪流旁只有几片建筑工地和工人的窝棚,没有一栋建成的房屋。

一月的寒风从毫无遮挡的山谷中呼啸地穿过去,或许还夹着雪花,这是庐山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45岁的传教士Absalom Sydenstricker紧紧牵着女儿Pearl的手,他反反复复打量着这片山谷,刺骨的寒风压不住他心中的烈火。在这片凄冷的山谷中,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所有当天见到这位金发碧眼小姑娘的人都不会想到,未来的她将在这片山谷中开始写作生涯,几十年后她誉满全球,凭借讲述中国百姓故事的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她,就是与庐山渊源有不解之缘的美国近代著名女作家——赛珍珠。

来自美国的传教士

故事要从那位父亲——美国传教士Absalom Sydenstricker开始讲起。

Absalom(中文常译为押沙龙)1852年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出身贫寒的押沙龙对宗教充满激情,长大后加入了基督教美南长老会。1880年,押沙龙携新婚妻子卡罗琳来到中国,他们先在杭州传教,后几经辗转,定居于镇江。在之后的十几年间,这对夫妻克服了种种文化与生活障碍,事业发展从艰辛到顺利,押沙龙成为颇受当地百姓欢迎的中国通,他给自己取了个很传统的中国名字——赛兆祥。

然而,一片无法挥去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押沙龙一家。来华十年间,赛兆祥夫妻先后生下了四个孩子,除了长子,其余二女一男都在四岁前夭折。如此之高的婴幼儿死亡率普遍存在于来华的欧美家庭中,镇江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严重。除了医疗卫生的因素,欧美人的体质很难适应当地的天气,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的人口稠密区,这里的夏季炎热且潮湿,瘟疫流行,很多外国人因为“热病”“肺病”而死亡,生下来的孩子很难度过中国南方的夏天。

1891年,卡罗琳再次怀孕。由于之前的阴影,她坚持带着身孕远渡重洋回到美国。1892年6月26日,拉罗琳安全生下了一个女儿。

陪同回国的赛兆祥无法放下传教事业,在女儿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带着一家人返回镇江。赛兆祥给女儿取名为Pearl(意为珍珠),并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继承他的姓氏,于是这位女孩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赛珍珠。

赛珍珠是赛兆祥夫妇的掌上明珠,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那片阴影依然挥之不去。1894年,一个消息在沿江各城市的外国人中传开:一位名叫李德立(Edward Selby Little)的英国传教士计划在九江庐山上租用一大片土地,建设用于避暑休闲的外国人居住区。李德立早年就在镇江传教,比赛兆祥晚两年到镇江,他们是朋友。

李德立不是个成功的传教士,却颇具商业天赋。他从镇江转到九江后,很快就发现了夏季清凉的庐山对于在中国南方生活的外国人的巨大价值。经过长期酝酿,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成立开发公司,在当时很荒凉的山上租用大片土地,划分出售给外国人,由他们自己修筑别墅,开发公司统一进行地产管理,并解决交通、物资供应等问题。

人们并不相信这位英国冒险家能够成功。没想到的是,机缘巧合的李德立竟获得了成功。1895年11月,李德立拿到了庐山长冲一带999年租借合同,随即他开始修建好汉坡登山道,次年登山道建成。1896年年底,欧美传教士、官员、商人们纷至沓来,部分人将资金投给了李德立,牯岭开发全面启动。

1896年赛珍珠四岁,她死去的三个哥哥姐姐最大的也只活到了四岁,在死亡阴影中煎熬的赛兆祥终于得到了李德立传来的讯息。1897年1月,赛兆祥带着赛珍珠从镇江赶往九江,冒着凛冽的寒风登上庐山。在那片荒凉的山谷中,他看到了新希望。他坚信自己那如同珍珠般美丽可爱的女儿,一定会在这片山谷中安全、健康地成长。

当天,赛兆祥签订了购地合同。地块位于牯岭东谷,标号为86A,面积1727平方米。为了保证女儿顺利度夏,赛兆祥选择了简约的建筑风格,并要求尽快动工。当年夏天,该别墅(今中四路12号)完工,是庐山上的第一批别墅(1900年前共56幢)。别墅为一层砌石混合结构,建筑面积228.3平方米。

现存的中四路12号后来经过改造扩建,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房屋坐东朝西,沿石阶而上,入口处阳台扩展成门厅,北侧为六角亭式结构,窗台外伸出木格栅花台,屋面中部设有老虎窗。室内布置紧凑合理,前面北部为客厅连着书房,南部为卧室,客厅和书房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卧室有充足的阳光,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房屋南部有一块小花园,布置有草坪、石台、花木和井台,环境优美而富有生活气息。

在庐山上成长

这座风格简朴的小别墅成为了赛兆祥一家人的清凉之地,除了几个动乱年份和回国度假,他们一家人年年夏天都来度假,女孩赛珍珠也就在镇江和庐山两处长大成人。

赛兆祥夫妇一直秉承着平等待人的理念,一位长期在乡间传教,一位开设药房为百姓服务。他们坚持要和中国平民在一起生活。赛珍珠在中国人的圈子里长大,所受到的教育也是中式的。她先学会汉语,有自己的私塾老师,后来母亲才教她英语,以至于小时候的她中文比英语还熟练。

特殊的时候是夏天。“每年六月,当秧苗从旱地秧田移插到水田的时候,也就是去牯岭的时候了。”赛珍珠曾这样记忆她的童年。在庐山上,每天她摘野花,和同龄的各国小朋友们玩耍,郊游和野餐。镇江和庐山,是她前半生的两个世界,她更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她愿意在庐山上享受孤独,登山游览,读书思考。庐山,是带给少女赛珍珠安宁与自由的地方,构成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1909年,赛珍珠前往美国,就读于伦道夫—梅肯女子学院(Randolph—Macon Women’s College)预科,并获得奖学金。1910年,18岁的她再回美国读大学,4年后返回中国。1914年,她将生病的母亲送到庐山休养,并在山上住了整整一年。那一年,别墅被重建,她们母女不得不借住别人的房子。据赛珍珠回忆,在那个凄冷孤独的冬天,她决心要当一名作家。

写作,从庐山开始


22岁的赛珍珠虽然有了作家梦,但还缺少生活的阅历,或者说还没经历过生活的锤打。不久,她结识了未来的丈夫约翰·洛辛·巴克(John Lossing Buck)。巴克是位农学家,长期在中国农村从事研究与服务。1917年,赛珍珠与巴克结婚。先在安徽宿州,后到南京,在金陵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学校教授英文。1921年,赛珍珠的母亲卡罗琳去世,葬于镇江,她把父亲赛兆祥接到家中同住。这一年,她生下一女。不幸的是孩子患有苯丙酮尿症(PKU),导致智力障碍。

赛珍珠的这段婚姻并不幸福,但对她的影响很大。因为丈夫巴克的职业,她进入了中国农村,熟练的汉语使得她能够深入接触中国千百年来最基础的民众——农民,这使得她比同时期在华的外国人对中国农村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赛珍珠尽管从小生长在中国,但她的家庭出身和在美国求学的生涯,使得她能以既不同于中国人又不同于西方人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这些经历和独特的视角,构成了赛珍珠文艺创作的基础和特色。

1922年,赛珍珠带着孩子和妹妹回到庐山避暑,八月的一天下午,抑制不住突如其来的内心冲动,她急切地向人们宣布:“我要开始写作了!”别墅里那架打字机“哒哒哒”响起,宣告一位世界级作家从庐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赛珍珠写的是讲述中国的随笔,这篇文章被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这一年,她30岁。

“大地之女”赛珍珠

1924年,在一家人前往美国旅行期间,赛珍珠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的英语文学硕士学位。1925年秋天她回到中国,开始在国立东南大学教书。次年,她在《亚洲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东风·西风》。赛珍珠从此走上了作家之路。

这是赛珍珠第一次尝试用自己的视角解读中国的生活与文化,并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从未有过的以欧美作家身份讲述中国的形式,虽然《东风·西风》并未受到多大反响,但给了赛珍珠坚定的信心。

1931年,赛珍珠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小说。她原计划将这部小说起名为《王龙》,王龙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出版商在阅读了书稿后建议,最好将全书表达中国农民最深的执念的一个名词作为书名。于是,赛珍珠将其改名为《大地》(The Good Earth)。

1931年春天,《大地》在美国出版,旋即受到了铺天盖地般的赞誉。有评论宣称,“它不仅是关于一个民族最伟大的著作,而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著作。”《大地》连续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头名宝座长达21个月之久,成为1931年和1932年全美最畅销的小说。各国译本陆续推出,一时间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

《大地》一书也改变了欧美人对中国的固化看法,人们认识到,中国人并非那种扎着辫子、贼眉鼠眼的狡诈之徒,而是和他们一样有毅力、勤勤恳恳的活生生的人。1931年,正是美国大萧条时期,《大地》中那些中国人民的艰辛与奋斗,也得到了同在生活低谷的美国人的强烈共鸣。

《大地》是赛珍珠的代表作,由于对中国人民和这片土地深情的讲述,她得到了“大地之女”的称誉。

告别庐山

在赛珍珠获得成功的1931年,悲伤的离别又再次降临她的家庭。这年8月,年过八旬的赛兆祥牧师在庐山别墅中去世,葬于牯岭外国人公墓。由于正遇到人类有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江淮大水,长江断航数月,远在南京的赛珍珠无法赶到庐山奔丧,这也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

牯岭的外国人公墓早已不存。1991年4月6日,在庐山两座别墅之间的一条僻静的石板路上,赛兆祥的墓碑被发现。赛兆祥之前去世的家人都葬在镇江,只有他一人埋在了他深爱的庐山。他为庐山留下了一栋别墅和一个传奇的女儿。

1932年,赛珍珠凭借《大地》,获得普利策奖。次年她出版了《水浒传》首个英文全译本《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后,赛珍珠又出版了两本《大地》续集,1932年出版的《儿子们》和1935年出版的《分家》,这三部曲被合称为《大地之家》。此外,她还出版了父母的传记《流放》和《战斗天使》(1936)。

赛珍珠的事业蒸蒸日上,享有巨大的国际声誉。她在美国的时间越来越长,频繁地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成为很有影响力的人权和女权活动家。1934年,为了躲避战乱,赛珍珠决定移居美国,她卖掉了庐山上的别墅,也切断了在中国的那段婚姻。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回过中国。

诺奖作家赛珍珠

1938年,因其“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史诗般的描述”,“为中国题材小说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经评委会一致认定,写出以《大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作品的赛珍珠,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她是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第一位美国女作家,以及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是写作中国故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

由于拥有过中国国籍,赛珍珠也可以被认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作家。因批评宋美龄而得罪了蒋介石,当时国民政府拒绝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并否认赛珍珠的中国籍。

获得诺奖后,赛珍珠仍然笔耕不辍,继续创作了大量作品。她出版了100多本书,包括小说、自传、传记、诗歌、戏剧、儿童文学和中文译本。但后期作品的影响力却远不如她在中国和移居美国最初几年的创作。

1973年3月6日,赛珍珠在美国逝世,享年81岁。按照她的愿望,她穿着中国的旗袍被火化。在此之前她设计了自己的墓碑,墓碑上并没有她享誉西方世界的英文名,刻写的是她的中国名字:赛珍珠。

“庐山之女”赛珍珠

庐山牯岭东谷的长冲河畔,有个小小的公园,夹在河西路与河东路之间。这座公园名为“国际友谊雕塑园”,安置了一些和庐山结为友好山、友好园的国家和地区赠送的奇石和名人雕像。

美国胡德山赠送的赛珍珠雕像被放在公园最显眼的位置。雕像中的她,头发盘得很紧,看年龄不到四十,这是她写作《大地》一书时的年龄。这座雕像选取的年龄和形象都很合适,这就是她在庐山沉思、创作时的模样。

美国总统尼克松评价赛珍珠是“中美文化的桥梁”,这一文化特征至今无人能取代。究其原因,在于赛珍珠始终秉承的父母的教诲,平等待人。她对中国的观察不是来自俯视,更不会有蔑视,而是尊重地平视。她是第一个用平等的视角呈现中国的西方作家。

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使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赞她“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人类伟大而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人民的理解和欣赏。”她在领奖致感谢词中说:“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就是我自己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也将永远都是我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赛珍珠说过:“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

赛珍珠是庐山的女儿,是大地的女儿,她也是中国的女儿。庐山是赛珍珠灵感的源泉,为她构建了静谧舒适的写作环境。“人文圣山”的称号是庐山的桂冠,赛珍珠是这座桂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