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的候鸟数量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鸟脸识别”了解一下

2023-11-24 20:24:18   
浏览量 29456

通过目前对白鹤迁徙的观察研究,90%以上的白鹤都会到鄱阳湖越冬。根据鄱阳湖保护区联合南矶湿地保护区、都昌候鸟保护区最新的同步监测,目前共监测记录到58种水鸟,数量约60万只。主要种群有: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鸿雁、白额雁等,其中白额雁数量最多,达到了10.2万只。

智能监测管理 进行“鸟脸识别”

这么多的候鸟,数量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那些长相相似的鸟,在野外不能靠近的情况下,又如何分辨呢?

总台记者 刘昀彤:我现在就是在位于江西九江永修县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鄱阳湖的候鸟迁徙大军已经陆续抵达,根据目前的最新统计数据,已经有约60万只了,这些鸟的数量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一直以来,保护区在每月8日、18日、28日,都会进行细致的人工巡查,深入湖区统计已经到达的候鸟种类、数量等信息。

鄱阳湖保护区智慧管理平台可以运行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电脑上,这套智慧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保护区内的生态监测、巡护保护、综合预警等功能,数鸟就主要利用其中的“AI识鸟监控”。

现在画面中看到的就是鄱阳湖的实时画面,右上角显示了现在的时间,左下角显示的就是AI识别出来的候鸟的种类和数量,当拍摄到大量鸟群时,右下角还能够显示鸟群的密度估计。

识别系统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安装在保护区内各个水域摄像头传回的图像,上传至识鸟服务器进行智能图像化比对,随后再将信息回传至用户端。而这一切,都是在几秒甚至几毫秒间完成的。

不过,由于不同时间段摄像头拍摄的光线清晰度等条件不同,有时候也会出现识别有误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人工来进行调整。随着算法的不断学习,样本数量不断提升,候鸟的识别也会越来越精确,数据也会越来越丰富,依托数据所能够提供的信息也就越多。

利用AI大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不但能够识鸟、数鸟,对于湖区新物种的发现也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即使有监控,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不能24小时坐在屏幕前一直守候。通过数据分析,就能够准确得出有哪些未曾记录过的鸟类或者旗舰鸟种,首次被观测到进入湖区的时间等信息。

最初,鸟类的调查工作纯靠人工,主要通过监测人员走遍保护区的每一个角落,耗时耗力,监测效率和准确度相对低,尤其是一些比较危险的沼泽和滩涂,监测人员进不去,就成了鸟类监测的盲区。而使用安装在湖区的80倍变焦摄像头,通过不断推镜头,能够看到从开阔的视野逐渐缩小到看清楚一只鸟的样貌。除了推拉镜头,角度也可以360度旋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监测到的区域。

目前像这样的实时摄像头,保护区已经安装了30个,工作人员在室内就能进行监测工作,视频监控覆盖范围更广,监测效率更高。

有了这些摄像头以及不断学习的AI算法,我们对于候鸟的研究和保护,就能够更加全面和科学。眼下,虽然鄱阳湖候鸟迁徙大军已经陆续到来,但此时还并未达到迁徙的高峰期,往年要到12月的中下旬。

鄱阳湖刈割苔草 让候鸟有“新鲜”食物

科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候鸟的习性,从而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鄱阳湖今年水位偏低,候鸟越冬所需的天然食物受到了影响,鄱阳湖沿湖各地经过科学规划,对部分区域的苔草进行了人工刈割。为什么要割草呢?

总台记者 易文韬: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每年一到秋冬季节,大概有70万只、上百种的珍稀候鸟,会从遥远的北方迁徙到鄱阳湖越冬。

经过长距离的飞行迁徙,大量的候鸟们陆续抵达鄱阳湖区,在这里养精蓄锐、茁壮成长。由于候鸟们的迁飞之路耗费了极大的体能,补充能量就成了候鸟们的首要任务。

鄱阳湖作为一个天然的自助餐厅,可以为吃鱼虾的游禽,以及吃水草根茎的涉禽,提供满满的大餐。

苔草,是鄱阳湖湖滨地区的良等野生牧草,像雁鸭类等草食性越冬候鸟们,喜欢吃生长期在8到28天的幼嫩苔草。由于今年鄱阳湖一至六月的干旱少雨,大量的碟形湖没有全部被水漫过,洲滩严重失水裸露,导致苔草提前生长从而产生了纤维化,已经无法达到候鸟可食用的状态。

为了保障雁鸭类越冬候鸟飞抵鄱阳湖后,有适时的食物资源,从今年的九月下旬开始,湖区就开始陆续对老化的苔草进行刈割。

收割机正在对洲滩上的苔草进行作业,还没有进行刈割的苔草,平均高度已经超过了我的膝盖的位置。当大量的雁鸭类候鸟飞抵鄱阳湖的时候,这样高度的苔草不仅会导致候鸟们无法顺利落地栖息,并且很有可能会出现因为没有食物补给,从而导致身体能量不足,候鸟们抵抗力下降,产生禽流感,或者加剧大量鸟类为了觅食,转而向周边村庄扩散所带来的农作物损失的风险。

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评估,刈割老化苔草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了,刈割苔草有利于促进二次萌发,及时为豆雁、白额雁、灰雁等草食性雁鸭类候鸟,提供了鲜嫩的食粮,保障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供给;并且苔草刈割后,候鸟们能够更加平稳落地,游禽类候鸟也能够更好地捕食出现在滩地上的鱼虾、螺蚌等食物,具有为越冬候鸟供给食物来源和减少农作物经济损失的积极作用。

刈割后的干枯苔草也没有浪费,会成捆地运输到发电厂进行生物质发电,较为新鲜的苔草,也可以作为饲料供牛羊食用。

同时,当地也启动了湖区生态补水,通过适当抽水开沟引渠,将水引入碟形湖中进行生态蓄水、保水,保障越冬候鸟有适应的生态水位,并且向鸟类聚集多的湖区进行调水,促进碟形湖沉水植物以及鱼虾、螺蚌的繁育。

除了补水和保水,江西各地也在鄱阳湖周边营建了多个备选的栖息地,分散式地建立起了“候鸟食堂”,最大可能地满足候鸟们栖息取食的需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