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洪精神 续写双拥新辉煌 !九江市争创“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2023-10-27 17:29:00   九江日报
浏览量 29407

满怀忠诚讲尊崇,最是一抹双拥红。

深秋的浔城大地,处处呈现出丰收的景象。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校园,从集体到个人,党政军民,同心同频,坚如磐石。时代变迁,变不了拳拳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鱼水深情。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工作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驻浔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崭新篇章,结出了新时代双拥共建的累累硕果,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政治站位

全面统筹推进

九江是“八一”起义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发源地,是第一面军旗制作和升起的地方,是伟大抗洪精神的主要诞生地。作为江西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九江一直是兵源重镇。市委、市政府和九江军分区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的重要检验标准,作为党政军共同的政治任务来抓,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和市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军地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等,专题研究解决驻浔部队反映的问题。将双拥创建工作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统一考核,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做好双拥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双拥工作放在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来考量和把握,及时研究,解决大事难事。

突出营造氛围 厚植崇军情怀

坚持“实”处着力,聚焦“全覆盖”。我市以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为重点,拓展双拥文化内涵,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同倡新时代双拥风尚。

市委明确,要把“抗洪精神”这一党的精神谱系中的“九江基因”传承好。对九江九八抗洪广场提质改造,建设双拥宣传阵地标杆。创作一批弘扬“抗洪精神”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组织“老兵宣讲团”深入军营、学校、企业、乡镇、社区宣讲“抗洪精神”,举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影像展等。组织摄影家拍摄老兵珍贵影像,记录老兵“口述革命历史”。举办红色故事宣讲员大赛。通过烈士集中迁葬安放仪式、集中祭扫等纪念活动形成崇尚英雄、关爱功臣的鲜明价值导向和社会氛围。在全省首创中小学双拥和国防教育特色“红星班”,5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10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大学生入伍比例达到90%以上。

在全国首创“爱我人民爱我军”“郑律成杯”军歌创作征集大赛和“尊崇杯”军歌歌咏大赛,面向全国征集原创军歌,组织拥军队伍唱响军歌,得到全国拥军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军地双方的高度认可,“郑律成杯”“尊崇杯”已成为九江双拥城市名片。开展好“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注重“兵支书”“兵委员”的培养。在市主流媒体常设“双拥之窗”专栏,讲述双拥人物、故事,推广典型做法,组织“八一”全城亮屏行动,营造浓厚双拥氛围。4年来,在CCTV7、《解放军报》、中国军视网、中国双拥杂志、中国退役军人杂志等权威双拥媒体刊稿570余篇,在省级主流媒体登载双拥工作动态5100余篇。

丰富双拥载体 构建双拥新格局

建设不忘国防,双拥根深叶茂。我市创新社会化拥军模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着力构建党政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双拥”工作新格局。缔结了涵盖金融、医疗、餐饮、物流、酒店等20多个领域,42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的“惠军联盟”,建设“拥军邮路”“拥军翼站”、军创融“惠”等3000余个行业拥军站点,打造集聚千余家惠军门店的“双拥广场”“双拥一条街”“双拥社区”,在“赣服通”上线双拥服务平台,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等涉军群体提供线上线下的全方位优质优惠优先服务。联动退役军人创业主体140余家,带动28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调银行为100多家军创企业发放创业贷款2.06亿元,在全省率先成立“九江市关爱退役军人基金”,累计发放51.16万元资助金,惠及全市402名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做强爱国拥军促进会,市财政每年拨付8万元,支持协会持续数十年开展“替烈士回家看爹娘”活动,“拥军书画院”“老兵合唱团”等拥军团体时常活跃在军营,双拥工作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做优“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按照“五有”标准,组建市、县、乡、村四级“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2490支,招募退役军人志愿者1.52万余人,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和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应急救援行动的重要生力军。

作为江西省第一个与边防连队结对的“城连共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经常性组织与边防连队书信往来和国防教育活动,濂溪区一小与边防连队同升一面国旗的事迹被央视专题报道,一封带有“求回信”字样的信件被全国双拥办借展参加“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投入426万元为边防连队援建室内训练场、网络阅览室,得到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钱锋的高度肯定。加强与“硬骨头六连”、南京舟桥旅等九八抗洪驰援部队的联络互动,“硬骨头六连”援建的“硬骨头六连”希望小学于2022年被命名为全国“八一爱民学校”。48支连以上的驻市部队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乡镇(街道)结对共建,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国防教育、军训演练、相亲交友等活动,推动各项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加大权益保障 落实浓浓关怀

绵绵拥军情,点滴皆关怀。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始终把解决好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作为服务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的政治责任。2020年以来,军队转业干部100%安置在公务员(含参照)岗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在事业单位和央企;足额发放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和自谋职业补助;军休干部(士官)实行“即交即接”;2020年以来,累计提供103个事业单位岗位作为专岗招聘退役军人;组织专场招聘活动100余场次,提供岗位数近4万个,帮助30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投入580余万元开展职业培训,惠及5600余名退役军人;举办好各类创新创业赛事,退役军人企业家熊帅荣登“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按照“就近便利、同等优先、特殊人员加分”原则,提供最好学校供驻军子女选择,4年来,207名军人子女按愿择校入学、入托,42名军人子女享受中、高考优待政策。

高水平做好拥军优抚服务。我市为1901名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发放慰问金110万余元。将所有荣立二等功的现役军人事迹写进地方志。扎实开展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优待证申领10万余人。在医院、火车站、景区等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开通“军人优先”绿色通道,全市道路临时停车及停车场对军车实行免费停放。凭优待证免费乘坐城区73条公交线路,免费游览庐山、庐山西海等15个九江A级景区。投入6305万元,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505个,实现了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全市悬挂光荣牌11.67万块,每年组织送年画、慰问信20万份,走访慰问现役、退役军人等涉军群体25.6万余人次,发放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约数亿元。

凝聚爱民合力 助推地方发展

九江人民群众火热的拥军热情,让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危难之处挺身而出,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以来,九江军分区投入帮扶经费670余万元,协调资金3000余万元,支持帮扶村新增产业项目28个,帮助319户贫困户脱贫,帮扶困难学生136人。每年投入10万元支持帮扶村创新“公德银行”+“公德超市”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驻市部队全力参与反恐维稳、抗洪抢险、森林火灾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20年,在我市遭遇199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特大洪水的危急时刻,东部战区1.6万余名指战员紧急驰援九江,广大驻浔部队官兵始终战斗在抗洪一线,累计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6万人次,转移受灾群众1.5万人,封堵管涌、泡泉800余处,加固堤坝108公里,抢修道路3公里,有力守护了河湖安澜、人民安宁。驻市部队还经常性地走访慰问特困群众,结对帮助失学儿童,为群众义诊和无偿献血,深受社会好评。2020年以来,驻浔部队义务军训学生6万多人次,为群众义诊4000多人次,无偿献血1800多人次。

军民鱼水情深,革命薪火相传。如今,在九江这片爱国拥军的红色沃土上,处处涌动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奏响了一曲曲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新时代凯歌。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包四华)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