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学府探文明】白鹿洞书院:历史的回音,文化的瑰宝

2023-10-25 18:21:46   
浏览量 29189

10月25日,“千年学府探文明”网上主题宣传江西站主题采访活动正式举行,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家网络媒体参加,旨在深度调研和挖掘各地古书院在新时代十年致力于继承古老书院教育传统、将其融入现代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书院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青年网民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首站,采访团走进了九江,共同探访位于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的美誉。自唐代始,这里便成了一处讲学研修的场所,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始终保持着书院的办学传统。


  白鹿洞书院航拍图  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白鹿洞书院的名字来源和南唐名人李渤有关。李渤与其兄在庐山五老峰南麓下隐居读书,李渤养了一头白鹿,白鹿通人性,常常跟随人出入,被人称“神鹿”。这里本来并没有洞,不过是因四周地势低凹,俯视似洞,才称之为“白鹿洞”。

  在白鹿洞书院前,举目望去,一座双层飞檐的单门映入眼帘,门上镶嵌着“白鹿洞书院”的横额。门前,古树参天,老枝横斜,溪水潺潺。走进白鹿洞书院内,发现它被巧妙地分为五个渐进的院落分为五进院落,左起分别为先贤书院、礼圣殿、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和延宾馆。院落之间以墙相隔,以门洞相连。



  白鹿洞书院内景  全媒体记者邬强摄

  白鹿洞书院的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这里曾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振兴儒学教化百姓的地方,也是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继承和发展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场所。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教授学生,推广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提倡以“格物致知”为基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教育体系。在朱熹的推动下,白鹿洞书院成了宋明时期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

  白鹿洞书院的名声远扬,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探访。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他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

  白鹿洞书院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书院内的碑刻、石雕等文物更是弥足珍贵,展示了书院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今的白鹿洞书院已经成了一个集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讲座、书画展览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前来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文化创新方面,据白鹿洞书院工作人员陈菁菁介绍,从2018年起,白鹿洞书院积极开展名师讲座、学生研学活动等。光是今年春季,书院研学讲座活动参加人数就已经达到五万人次。陈菁菁说:“白鹿洞书院不定期地举办名师讲座以及研学活动,不光是让大家了解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传统文化,也是对国学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扬,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学传承的一分子,希望大家多来白鹿洞书院参观学习,更多地了解中国书院文化。”

  采访团一行参观了书院的各个景点,包括棂星门、御书楼、先贤书院、白鹿洞和礼圣殿等,欣赏了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景色。他们还听取了专业讲解员对书院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的介绍,深入了解了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白鹿洞书院,采访团的成员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不少媒体朋友们关注到白鹿洞书院的研学活动、文化创新、对中华书院文化、国学的赓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参与研学活动,学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网记者张静说:“来到古人读书、悟道的清修之地——白鹿书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书香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仿佛还能听到教员的讲课声和学子们的争辩声。书院的曲径小道上,宁静而优雅。这里是一个避世的净土,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纷扰。”

  央广网记者王一凡表示,此次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这里特别有意义,因为白鹿洞书院享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的美誉,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相当于现代的“北大、清华”。

  王一凡认为,走进白鹿洞书院,仿佛置身于古代文化的辉煌之中,感受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她表示,在这次采访活动中,自己将重点关注江西在书院保护、研究、利用这方面的创新性做法,力求寻找江西是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

(来源:大江网)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