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拾遗)想读东佳书院

2023-09-12 19:30:22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823

image.png

想读东佳书院

■ 陈泽富

报考大学,报什么大学好呢?听说东佳书院很有名。网上一查,东佳书院距离九江很近,不到一百里。可时间距今很久,大约一千年。

据《宋史》记载,东佳书院创立于唐龙纪己酉年(889),比白鹿洞书院还早半个世纪。发展到宋朝,已成为江南著名书院,所藏书帖“号为天下第一”(文德翼《求是堂集》)。

东佳书院的创办,要归功于颇有见识的义门陈第七代掌门人陈崇。他曾任江州长史,因与官僚贵族交游日久,深知要让家族兴旺发达,必须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于是由家族出资,创办两级学校,低级称“书屋”,高级称“书堂”。书屋设在住宅区之西,书堂设在住宅区之左二十里地的东佳山,故称东佳书堂。其实书屋与书堂都是书院,只不过有高低之分。书屋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和初中,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和大学。凡是陈家子弟秉性聪慧者,书屋毕业后,就到书堂深造,鼓励有成就者应举。

曾在东佳书院就读后来考中进士的章谷记述:“仰观书楼,宏伟古朴,制度典雅。远而观之,东佳书楼四字悬诸中楼。其下雕栏频窗,画枋垂廊。其上檐挺廓扬,冠雄垛壮。”“楼分三层,下为文苑堂,中为百科书斋,上为御书阁……”

宋初文学家、中书舍人徐锴还专门写了一篇《陈氏书堂记》,描述东佳书堂“因胜据奇,是卜是筑,规模宏大。书楼和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作为游学之资。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

东佳书院起初只招收本族子弟入学,随着规模和知名度的扩大,后来逐步向外开放,好学有志者亦可入读。比如居住在距离义门陈二十里地白水街的夏竦,就曾在东佳书堂就读。这个夏竦可不简单,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古音韵学家,最后官至宰相。他那首形容考场的诗很有名:“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释文莹在《湘山野录》称东佳学堂“沿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

东佳书院还广延墨客,大江南北众多名人达士“蒸蒸而慕之者”纷纷集游东佳,题诗赞颂。宋工部侍郎、奉诏修《太宗实录》的充集贤殿学士钱若水题诗:“居住东佳对白云,义风深可劝人伦。儿童尽得诗书力,门巷偏多车马尘。”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诗赞:“乡党名流依绛帐,烟罗幽景似仙居。玳簪珠履延髦士,缥帙牙签列赐书。”宋代史学家、文学家杨亿诗赞:“闻说东佳院,名将阙里偕。生徒似东阁,书籍胜西斋……讲学褰纱幔,题诗挂粉牌……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路上“旌旗迎五马”,门巷“遍多长者车”。别墅里“楼上落霞沾笔砚”,书楼内“乡党优游礼乐中”,东佳书院当时可谓盛况空前。《南唐书》《湘山野录》《十国春秋》分别有这样的记载:“江州陈氏建书楼于别墅,延四方之士”,送往迎来,目无暇时。北宋宰相寇准和大诗人王禹偁皆云:“楼藏万卷书。”被后人誉为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为东佳书院题联:“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时任江州知事的李原颢非常感慨地在东佳书院接官厅内撰写了一副对联:“接官厅内尽是进士博士大学士,迎宾路上又来侍郎礼郎尚书郎。”当时来东佳书院的名士甚多,其中有欧阳修、苏轼、钱若水、黄庭坚、陈尧叟、晏殊、朱熹、岳飞、吕端等,留下了300多件题联文章和诗篇。大理学家朱熹还到东佳书院讲学,并题词:“唐宗令名久著,义门孝德流芳。”不仅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朝廷命官也来考察调研。据统计,先后有12位宰相级别的官员到过东佳书院,其中有寇准、陈尧叟、文彦博、吕蒙正、晏殊、李肪、宋琪等人。

东佳书院在宋代初期就驰名江南,多次获得皇上封赠。宋太宗至道二年(996),赠御书33卷,并书“真良家”旌表其门。自太平兴国七年(982)至熙宁末年(1077),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这几代帝王,都很重视东佳书院,不仅免役,贷粟,赐书,予以殊遇,而且授其管理者以将仕郎守江州助教,把东佳书院提升为郡庠,作为一州府学使之成为宋代著名书院。

《中国教育大系》《中国教育通史》均有专题介绍。中华书局出版的《九江教育志》这样评价:“东佳书院是我国教育史上较为全面具有书院基本特征的私办书院。”中华源流史学者、国家级专家何光岳说:“东佳书院可说是我国最早的家族书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家族学校。”原江西省文物局局长孙家骅说:“东佳书院是我国书院史上最早具备学田、教规、聚徒讲学的私办书院。”宋史研究专家、中国书院史研究会会长李才栋说:“江州陈氏书院是我国最早、最完备、具有学院性质的大学。”

一千多年前,东佳书院就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大概相当于今天的“985”吧?如果能延续到今天,真想去报考东佳书院。前些年,为了寻访东佳书院遗址,笔者曾专程去了一趟德安县爱民乡东佳庄。远远望去,只见紫岩列嶂,高耸入云,飞瀑溅雨,起伏苍浪。走进东佳庄所在岩泉村,古松古樟,迎风摇曳,石柱石联,历历在目。“东佳左峙形胜一方甲第,源泉右绕泽流百代人家”,宋朝进士桂枝扬题写的对联,镌刻在两块三四米高的石柱上,至今保存完好。可以想见,当年的东佳书院,真是山水佳秀,人才辈出啊!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