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 | 陈再阳:挖掘杏林文化 做大医养产业

2023-07-16 08:34:17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1168

挖掘杏林文化 做大医养产业

■ 陈再阳

“杏林”是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杏林春暖”是对从医者医德、医术的礼赞。三国时董奉在庐山治病救人,“杏林春暖”的典故就出自庐山。庐山是中医杏林文化毫无争议的发源地,还是江西四大医学流派之一,江西十大历史名医占其二。曾几何时,庐山守着“杏林”这块金字招牌,眼睁睁地看着安徽亳州、河南南阳、湖北蕲春等地巧打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牌,中医药产业逐步做强做大。

当前,江西省、九江市正在高位谋划“庐山杏林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庐山的“杏林”牌如何打?文化怎样挖?产业如何抓?外地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如何充分发挥庐山文化名山、旅游胜地、康养温泉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杏林文化资源,大力培植健康医养产业?是个值得研究思考的课题。

庐山是中医杏林文化的发源地

庐山是“杏林文化”的发源地,“杏林文化”是庐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时期与华佗、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的董奉(220~280)隐居庐山行医。晋葛洪(283~363)《神仙传》有“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而山中百虫群兽,游戏杏下,竟不生草,有如耘治也。”的记载。晋释慧远(334~416)《庐山记》载:“第三岭……太史公东游,登其峰……其岭下半里许有重岩。上有悬崖,古仙之所居也。其后有岩,汉董奉复馆于岩下,常为人治病,法多神验。病愈者,令栽杏五株,数年之间,蔚然成林。”宋陈舜俞(1026~1076)《庐山记》载:“归宗之西百步,灵溪祥符观。由灵溪一里,至香泉院。香泉云者,以流水过董奉之杏林故。”明高僧紫柏真可(1543~1603)《吊董奉仙人》有“其故山遗址,遗址弃置于重云叠嶂之深,樵夫樵妇得擅而有之。”明高僧憨山德清(1546~1623)《庐山五乳峰法云寺记》有“舍利塔下二里许,为董奉杏林”。玉帘泉瀑顶宋家岭有明崇祯年归宗寺果清禅师墓,墓室内有一块《明果清禅师重兴归宗山场田地界址碑记》,上刻图标注杏林、杏坛庵等在醉石以东的般若峰下。

庐山山南般若峰(南康尖、红花尖)下杏坛庵、香泉寺即杏林遗址,古有纪念建筑董奉馆。清代曹龙树读书的邹鉴(1702~1763)养云精舍即在香泉寺,在今熊家坑村后山垅。董奉有道术,是神话中的“太乙真君”。庐山山北莲花峰下(龙门沟)有祭祀场所太乙观(大中祥符观)。山南杏坛庵乃董奉种杏处,山北太乙观为纪念董奉建筑。吴宗慈在《庐山志》说:“夫神仙之说,本属渺茫,不必拘泥求之。但查其事迹,有利于人则可。”如今庐山一统,资源共有,文化共享,正是大打“董奉杏林”牌之时。

2009年9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原星子县温泉召开“全国中医药养生庐山(杏林)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星子县“中医杏林文化发源地”称号。“董奉杏林春暖”的传说,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庐山发展杏林文化产业的资源

庐山抓“杏林”工程得天独厚,比“庐山三宝”(小土豆、豆芽菜、猕猴桃)更具产业前途。一是有牌子:有“中医杏林文化发源地”,有“董奉杏林春暖传说”,有“南康医学”;二是有资源:有庐山温泉,有医书方剂,有庐山草药;三是有产业:有温泉康养,有中医治疗,有医药器械,有中药产业;四是有活动:举办过四届“全国中医药养生庐山(杏林)论坛”。

“董奉杏林”牌是庐山的重要名片,是道教、中医、养生、文化、旅游的融合。庐山市所在的古南康军诞生的“南康医学”和旴江、婺源、庐陵医学并称江西四大医学流派。江西十大历史名医中“南康医派”就占两位(崔嘉彦、严用和)。

南康医派群星璀璨。道医代表有董奉、崔嘉彦、刘开,儒医代表有叶清叟、罗克藻、徐必达,官医有李观民、朱端章。

董奉的治病良方没流传下来,却被医家认可。元代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云:“(吾)高祖云仙游学东京,遇董奉二十五世孙京,授以大方脉家,而医道日行。”《四库提要》云危书:“而所载古方至多,皆可以资考据。”明代医家江瑾及其子应元、应宿编集的《名医类案》卷十二则称“士燮中毒而死。董奉以太乙散和水,沃燮口中,须臾乃苏。”按古方中有“神授太乙散”主治“四时气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及阴阳两感,风寒湿痹。”据此董奉应有秘方传世,只是史料缺载。

日本丹波康赖984年著中医养生疗病名典《医心方》。收录有《陶潜方》治疗昏睡、相爱、马啮、避饥的四个方子。

崔嘉彦,号紫虚道人,南康军建昌人,南宋医学家,过西原庵址,筑室居之,撰写了《紫虚脉诀》,帮助朱熹建卧龙岗别墅。

宋代时南康有两位知军李观民和朱端章,他们都是名医。李观民著《集效方》。朱端章在归宗石镜溪镌“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是位风雅文人,也是位妇儿科名医,著有《卫生家宝》。

严用和,庐山人,南宋医家,受学于刘开,尽得其传,著《济生方》,记载的“归脾汤”“参附汤”剂方,也是防治新冠肺炎的良方,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品牌进行推广。

刘开,元代人,习释老学,游庐山得崔嘉彦授“太素脉”行世,著《脉诀理玄秘要》《伤寒直格》《方脉举要》,被元帝召见,赐号复真先生,卒葬西古山。

罗克藻,清乾隆举人,龙南教谕,精医术,隐居黄龙山青霞观,著《医镜》《本草记物》。徐必达,清乾隆贡生,世习岐黄术,至达技愈精,观气色而决生死,著《幼幼集成解》《医学秘要》。

当代名医有孙英杰、陈茂梧、程昭寰、罗来成、詹选樾、陈维扬、陈维节、谢国芳、李树刚、胡太保等等。

庐山环境得天独厚,隐逸文化繁荣,健康养生福地,长寿之例不鲜(见拙文《庐山的隐逸文化》)。

释慧远《庐山记》言:“计奉在人间近三百年,容状常如三十时。”《真仙通鉴》言“奉在民间仅百年,乃升天,其颜色如年三十许。”“奉不谷食,惟饮酒啖枣脯。”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记载一款以杏为食材的真君粥,即以董奉的典故而名。

宋冰玉名士刘涣,善养生。黄庭坚有诗“八十唇红眼点漆,金钟举酒不留残。”《杨时文集》有“卧龙庵有刘道人,自云百余岁,碧眼,不粒食,惟食柏饮水”。当时人说当时事,绝非荒诞杜造。

庐山市华林镇有名产“国公药酒”,据说是当地人明代世袭锦衣校尉宋惟善从宫廷中带来的秘方。

庐山盛产草药。《大明一统志》特别载明:“石斛,南康府星子县出。”“石耳,出庐山削壁上,大者如盘。”宋代《太平寰宇记》有:“(石斛)出庐山悬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瑞香,其始出于庐山,宋时人家栽之,始著名。其根绵软而香。”“石耳,庐山亦多,状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佳品也。”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石耳)以鸡汤下食,香脆鲜美,味最甘香,为山珍第一。”

庐山有地因盛产草药而名“百药堂”,桃林涧多产黄精,黄莺寨多产七叶一枝花,遍山都可产灵芝。

庐山有优质温泉,古称“黄龙灵汤”,少说有千余年开发利用史,现在是著名温泉旅游度假区。东晋有记载:“穴如围一丈许,沸泉涌出如汤,冬夏常热,以水浴身,祛病消灾,百姓奉为神水。”唐白居易作《庐山汤泉》诗赞比华清池:“ 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宋朱熹有《灵汤泉》诗:“谁燃丹黄歘,爨此玉池水。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庐山温泉有四孔”“主治风湿、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疥、无眉疥癣诸疾。”

2012年,庐山市政协常委陈家亮利用在北京从事药品营销的资源优势,回乡创办捷豹医药器械厂,营销网络强大。栽种1000亩艾草,加工生产“艾灸”等衍生医疗保健用品。

近年,庐山市在外成功人士宋晓平回乡在黄龙山创办庐康中药谷产业园,投资1.5个亿,核心区面积500亩,种植200亩中药材,1000余棵杏树(其中50棵百年树龄),石斛无土栽培车间。建成董奉纪念广场、研学馆、康养馆、药膳馆、民宿等设施。正在洽谈收购广东大湾区一香港中药厂。

庐山市金鹿工业园还落户有广州雨纯生物技术、九江鑫康医疗器械、江西艾胜生物科技等医药器械生产厂家。

去年底,庐山市投资2.2亿元、占地70余亩、床位500余张的新中医院在峰德新区投入使用,是一家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甲中医综合医院。新冠疫情期间配制的防治新冠肺炎“庐康护卫汤”取得了良好效果。

庐山市杏林文化深,资源和产业要素全,潜力大,但须做大做强,扩大影响力。

庐山发展杏林文化产业的思考

当前,庐山市发展杏林文化产业,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有江西省中医药强省战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新冠疫情防治的中医药力量;“地利”有中医杏林文化发源地,江西四大医学流派地,中药材出产栽培、医药器械、医疗诊治产业初具规模;“人和”有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文化人士的呼吁,产业人士的期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庐山发展杏林文化产业,要打好“董奉杏林”这张牌。庐山没有亳州、樟树那样的中药材集散地优势,但有南阳张仲景、蕲春李时珍、亳州华佗一样的名人牌可打。不过宣传推介的核心文化要选准、区别,发展产业的路径和重点也可以不同。华佗著名的是外科,张仲景著名的是内科,李时珍著名的是药典,而董奉是医德医风的典范,这张牌要打好。充分利用庐山文化名山、旅游胜地、康养温泉的独特优势,以大健康为统揽,打造医学圣地,医养胜地。要规划先行,文化引领,产业延伸。不怕起步晚,就怕起点低。

着眼长远,着手具体。先从容易、具体的事情做起。譬如命名一条杏林大道,向上级建议以董奉生日“6·19”为中国医生节;如中医院改名杏林医院,牯岭庐山医院改名庐山康养医院,温泉旅游度假区改名温泉康养度假区;又如温泉职业中专改名杏林温泉旅游中专,开设保健、护理、卫生、理疗等服务专业等等。举办杏林医养论坛,编印《杏林》刊物,扩大庐山杏林影响,交流杏林研究成果,促进杏林产业发展。

受庐山生态保护红线和风景名胜区管理的限制,温泉中学处搞大型建筑群有较大难度,只宜建一个纪念董奉的绿茵广场,树一座董奉雕像,建一座“杏林春暖”石牌坊。杏林遗址在山垅深处的香泉寺,在山脚依现有山形地貌打造杏林森林公园,遍植杏树,建符合董奉隐逸行医背景的杏仓、谷仓、虎守杏林等景观,建汉代风格的合院式董奉纪念馆,内设南康医派陈列馆等。杏林堂、百草园、研学馆之类的功能建筑,可以政府支持,交给企业来做,以利发挥实效。南阳艾草文化博览馆就是由政府提供场地,企业仙草健康集团投资布展,作为“南阳艾”的对外展示窗口。城建烂尾楼不比工业园闲置厂房可以“腾笼换鸟”,处置盘活难,规划建设切合实际。

山区地带的蕲春,艾草种植面积和产量远低于平原地区的南阳。但蕲春利用李时珍故乡的品牌和《本草纲目》有“(艾)自成化以来,以蕲州者为胜,天下重之”记载的影响,做大“蕲艾堂”广告,注重商标品牌。形成南阳种植加工,蕲春商标包装的局面。重视杏林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产品以及产品商标的申请保护。要挖掘杏林文化资源,利用医书、方志的记载,研发恢复地方名优特产,如归脾汤、参附汤、国公(药)酒、真君(延寿)粥等。做大广告,做响品牌。

杏林文化产业,不是单纯的文化产业,而是文化+产业,落脚点还在培植产业,发展经济。挖掘文化,利用资源,壮大产业,扩大影响。促进中医中药种植研究制造,健康医疗养生产业发展。

“杏林论坛”等学术性研究活动,只有结合产业,才有效果。庐山办节搞活动,落脚点还是在旅游和经济。多听取产业人士的意见,他们才接地气,知道市场需求。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