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红薯情

2023-06-16 19:01: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090

红薯情

■ 黄立群

假日独自驱车到家乡走走,在家务农的侄儿连忙拿着蛇皮袋去薯洞里给我装了一袋红薯,塞到后备箱里,侄儿说:“今年红薯烂了很多,知道你喜欢红薯,给你一点。”

是啊,我对红薯情有独钟!

家乡人现在大多不种红薯了,即使种一点红薯也是留给自己尝尝鲜,种红薯经济价值不高,根本比不上种山药,山药一斤十几元,而红薯的价值不到它的十分之一,而且需求量不大。另外红薯不能当主食,如今有米、有面,以前种红薯为了养猪,现在农民连猪也不养了。

我记得小时候每年中秋一过就是红薯成熟的季节,那时生产队和各家各户自留地都种红薯,红薯和玉米都是C位,生产队集体挖红薯,按人口分配,家里人口多,分的红薯也多,屋里堆成了一座小山。外婆先是把挖破了的红薯理出来,洗干净蒸熟喂猪,再就是趁天气好把一部分红薯洗干净切成片,撒到场上,或者刨成丝,晒干收藏起来,还有一部分就是母亲把洗好的红薯磨成薯粉。我总记得母亲在外做工很晚回来,吃了晚饭就在昏黄的油灯下拿着一个又一个红薯在斗形的砂缸里磨转,把红薯磨成薯渣,砂缸四周都是竖齿,一不小心会把手弄破皮。那时没有机器,全靠手工磨。儿时的我非常好奇,趁母亲不在也拿着红薯磨,一不小心手就弄出血了,母亲一边埋怨我耽误大人工夫一边给我包扎。红薯磨成薯渣后,母亲就拿来一块麻布把薯渣加水搅动裹起来过滤,把红薯淀粉过滤到另外一个缸里,第二天一早起来缸里上面一层水,下面就是沉淀的薯粉,很白很白,外婆把薯粉挖起来放到外面阳光下晒干,然后收藏起来,到了过年,有了腊肉,用腊肉炒薯粉,很香,非常好吃。至今我去餐馆吃饭,常常点这道菜。要不还把薯粉加一些米粉做粉皮。大多数红薯还是放到红薯洞里。我们村每家都有一两个薯洞,专门是放红薯的,大家都是靠山坡挖一个洞,洞门竖两块石头,类似现在的门框,石头经过石匠修整,中间凿出一条槽,把一块块长短厚薄一样的木板放到槽里。最上两块木板钉上铰链,然后用锁锁上。在薯洞口搭一个茅棚,如果天下雨不让水流进去。但是也有人在自己房间地面垂直挖一口四四方方的薯洞,上面也是用木板盖上,这样取红薯方便,不用走那么远。薯洞里冬暖夏凉,这样的红薯不会坏,取出来还是一样新鲜,当然难免也会烂一些。

村里老头都喜欢喝酒,最好的酒是用大米酿的米酒,但那时连饭都吃不饱,就谈不上喝米酒,于是也用红薯酿酒。酿酒在祖堂屋,祖堂屋有大灶,专门请酿酒师傅,把红薯蒸熟,晒一晒,就放到一个缸里,酿酒师傅放上一些酒曲密封好,让它发酵,最后酿酒师傅用一口铝锅扣到祖堂屋灶台大锅上,锅里是发酵好的红薯,然后蒸出酒来。出酒那天,将路过的人请来尝一尝,众人都说酒好,主人和师傅都很高兴。儿时的我也跟着尝一口,那酒热乎乎的,又涩又辣,难以咽下。过去乡下也没啥酒待客,这些红薯酒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就拿来待客。

红薯挖完后,队上的薯藤晒干留给队上的牛过冬,冬天下雪牛没啥吃的就吃干薯藤,自留地的薯藤从地里挑回家,各家专门有一个薯藤窖,用几块石板砌成的,底下一块要大些,上面四周就四块石板用水泥糊起来,外婆把薯藤剁碎,然后倒进薯藤窖里,用一块石头压住,待到冬天下雪,猪没啥吃的就到薯藤窖里弄点薯藤,用锅罐煮熟喂猪。

一般下霜前要把地里的红薯挖完,否则红薯会冻坏,经过霜的薯藤叶也会枯萎变黄变黑,那时每天早上外婆就蒸上一锣罐红薯,红薯蒸熟差不多要四五十分钟,而且不要我们随便把锣罐盖揭开,外婆说:“一揭三把火,三揭一捆柴”,到了差不多熟了,外婆就揭开锣罐盖拿着一双筷子,对着红薯戳一下,如果能轻松戳穿,红薯就熟了。然后给我们煮新鲜萝卜丝再放些油面给我们吃。我们边吃红薯边吃面喝汤。

红薯吃多了胃受不了,特别是几个更小的弟妹,都不愿吃,吵嚷着要吃饭,外婆就每次蒸红薯中间放一个铝碗,碗里放一些米和水,等到红薯熟了米饭也熟了。那时我姊妹六人,一碗米饭分成六份,大家争抢起来,最后每个人都说自己吃得最少,吵闹个不停。大哥说,谁去分饭谁最后拿。这样大家都同意。这一条规矩沿用了很多年。譬如分黄瓜、甘蔗、月饼等等,凡是分吃的都采用这个办法。

小时候总觉得冬天日子很长,天气也分外冷,在山头上能见到太阳的时间少。外婆就到薯洞去取些红薯洗干净,把红薯皮削好,煮薯茶吃,也放一些过年前做米粑,吃剩的红薯就给猪吃。

过完年后,父亲就到薯洞里把红薯拣出来,理一些做薯种,在自留地找一块稍好的地,平整出来,铺上一层自家烧的火粪,把红薯整齐地放在上面,再敷上一层土,用一根根竹篾拱起来,上面盖上薄膜,类似现在的蔬菜大棚,等到红薯发芽了,天气也暖和了就把薄膜揭开,让它加快成长。

大概4、5月份,把地翻好,勾成一垅一垅,等天下雨下透,就把薯藤割来,用剪刀剪成一截一截,插到地里,过些时候再去除草,待薯藤铺满地时,把薯藤捋一捋,等下雨天撒些化肥。没菜时去地里摘点薯藤叶炒着吃;妹妹们经常把薯藤秆折成耳环,挂在耳朵上玩。

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考上了大学,转为城镇户口,吃的是商品粮,大学食堂很少有红薯,吃红薯也少了。再到后来粮食放开了,更少吃红薯了。现在单位早餐品种很多,有炒粉、面条、馒头、包子、煎饼、鸡蛋、红薯、玉米等,但我还是会喜欢拿上几个红薯。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