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论语)千江有月千江情 心灵突围一杯酒

2023-04-29 20:32:03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336

千江有月千江情 心灵突围一杯酒

■ 邱益莲

每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总为他身陷万劫不复的深渊,却能在苦苦挣扎后,从容突围的雍容大气而震撼不已。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游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乌台诗案” 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这年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例行公事作《湖州谢上表》,表中先略叙自己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最后为表明自己不给皇帝生事,附上“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几句话。可是,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诬告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何正臣摘引表中“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

监察御史里行舒亶经过四个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等紧跟着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李定举了四项理由说明为什么应处苏轼极刑。苏轼就这样因言获罪,被押入死牢。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苏轼这个案子就被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死里逃生的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虚职,无权无钱,保住性命虽值得庆幸,但满腹经纶、旷世才华的苏轼,先被打入死牢,继而被皇帝抛弃在黄州这个僻远穷乡之地,已经四十多岁的人想东山再起大展宏图,在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内心的不甘、愤懑、绝望时时噬咬着诗人柔软的心。生命不甘沉沦,那么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境呢?满怀愤懑又向谁申诉呢?诗人祸起诗词,而诗词又是他宣泄情感的最好对象。

身处黄州,苦难的诗人,是如何在苦苦挣扎中找到心灵的突破口,引领灵魂的突围呢?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一开篇,劈空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赤壁水边,面对滚滚滔滔的东逝长江,诗人想到的不仅是眼前一去不复返的浩瀚长江,更是“逝者如斯”的时间长河,它湮没了世间多少英雄豪杰!开篇设置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在这浩瀚无边的大江面前,诗人倍觉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渺小,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永恒的长江,曾有多少英雄与之相关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的英雄。当时三国英雄云集赤壁,展开了一场生死鏖战。作者一生想建功立业,对三国英雄特别是周瑜景仰无限,自然会借他们来说事。尽管作者所在的赤鼻矶,并非三国赤壁,但借古说事的需要,作者将三国赤壁战场巧妙地移到赤鼻矶,并在前面冠上“人道是”三个字,将故事与常识区分开来。有了这个移位,作者满怀深情喊出:“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要把“赤壁”说成是三国周郎的赤壁呢?一是因为赤壁之战,周瑜任孙刘联军总指挥,并且在周瑜的指挥下,孙刘联军彻底打败了号称八十万水军的强大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周瑜在赤壁一战中是个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人,赤壁就是他展示绝世才华的最好平台;二是表现作者对周瑜的极度景仰;三是与当下自己形成对照。周瑜那么战功赫赫,而自己却只是一个被贬黄州的团练副使,不禁为自己的遭际感到悲愤不已。

英雄人物活动的舞台,定是非同寻常的,接着作者就给周瑜设置了一个雄伟壮丽奇险峻峭的如诗如画的险要环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这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的水流湍急险峻地势作战,方显胜者的英雄本色。作者用形神兼备的手法描写赤壁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实际是为了映衬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也体现作者对周瑜的景仰之情。

下阕用“遥想公瑾当年”一句领起,按理应接着写周瑜,可是作者却突兀一转:“小乔初嫁了”。其实这里并非作者走题,恰恰是作者赞美周瑜的巧妙手法,他这是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来突出周瑜的了得!“小乔初嫁了”,意味着周瑜新婚燕尔,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非常年轻,以此来显示周瑜的盖世才华。美人配英雄,是自古以来的公理,而小乔这样的美人只有周瑜这样的英雄才有资格匹配。小乔是当时倾国倾城的美人,传说当年曹操挥师江南,就是因垂涎二乔美色,杜牧有诗作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之战时,周瑜的真实年纪几何?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起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是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也就是二十四岁的时候。赤壁之战,发生在周瑜婚后十年,此时周瑜已经三十四岁。为何作者要将十年后的事浓缩到十年前呢?其实,作者是用夸张的手法,缩小时间差,极力夸赞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极显作者对周瑜的羡慕和景仰。再就是,作者极言周瑜的年轻有为,目的是与作者自己形成强烈的对比:周瑜刚结婚,二十多岁,就建立盖世功勋,而自己年龄已四十多,进入垂暮之时,却空有壮志,英雄无用武之地,明赞周瑜,暗为伤己。

在用美人为英雄刷色后,作者进一步刻画周瑜的英雄形象:“羽扇纶巾”,刻画出一代儒将之风范;“谈笑间”一方面说明时间极短,一方面说明周瑜的谈笑自若,指挥如此重大的战役,却能举重若轻,足见他大智大勇,指挥若定。接着写战争场面,古往今来写战争都会重点描写双方交战的血肉厮杀,突显现场的血腥惨象,如屈原的《国殇》写交战是“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可是苏轼却开启了刀不刃血却取得绝对胜利的战争描写笔法,他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将周瑜的儒雅气质,高超的指挥才干,大智大勇的真英雄本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层层渲染烘托周瑜的英雄本色之后,作者对周瑜的仰慕之情也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极力渲染周瑜的非凡若神,实际是与自己形成对比,借周瑜来伤己,周瑜年轻有才,也有明君重用他,人生路上巧得东风,生活处处春风得意,而自己却是刚从死牢逃出,被皇帝遗弃山野的散人,偏自己又是满腹经纶,满怀建功立业之理想,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老死江湖,一对照,不禁悲从中来,伤感不已,愤懑不已!

痛定思痛,面对滔滔江水,作者突悟:周瑜这样的盖世英雄,不是也被时间长河的浪花涤荡殆尽,不见踪影吗!“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盖一世之雄也”的曹操,而今又安在哉?历史上所有的盖世英雄,最后都将被时间洗刷淘尽,成为一抔黄土。正如雨果所说的:“死亡是伟大的平等!”既如此,我苏轼神游故国,倍觉人生短暂,一事无成,犹如一场虚梦的话,那些被浪花淘尽的英雄,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梦人生?既然英雄最终也不能永恒,人类所有的命运是,英雄也会和平凡人物一样被浪花淘尽,那我又何必为自己没有建功立业,不受重用而伤感愤懑呢?在永恒的长江面前,谁都是微不足道的!诗人思及此,顿觉豁然开朗,贬官黄州也没什么值得伤感的,于是心情也就晴朗起来,于是就痛快地喝起酒来,江水滔滔,明月多情,诗人举杯祭江月,为自己寻找到灵魂的突围,而举酒庆贺!

一曲《赤壁怀古》,诗人内心的苦苦挣扎,通过与历史上的风流人物的仰慕,面对千江有情千江月,在说古谈今中,诗人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消解自己的郁闷。在面对永恒的长江和短暂的人生的思考中,终于找到了心灵的突破口,在江水月影中,一杯浊酒,诗人苦闷的灵魂得以突围。可以说,《赤壁怀古》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对深邃无比的历史的沉思,更是唤起我们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启迪我们在逆境甚至绝境中,如何以强大的内心来寻求灵魂的突围,获得精神的重生!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