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悦读|九江三中李春华:享受孤独

2023-04-29 10:53:47   
浏览量 32018

阅读,是孤独的,但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让灵魂怡然栖居于一潭清澈的瓦尔登湖,淬炼自己;让我们微光渐明,守望每个清晨的到来。我很享受这种孤独。

阅读《百年孤独》,我更加清晰了:独立是孤独的底色。

《百年孤独》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它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本原状态。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孤独的旅程。正如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过:“一个人无论再怎么社交,他的生命永远还是孤独的,因为这是自然规律,因为你永远不可以和别人融合在一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老一辈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育年轻人——上一辈物资匮乏却艰苦奋斗,现在的年轻人拥有丰富的物资还摆烂躺平。有的人以爱之名,放弃自我人生的独立性,把自己捆绑于他人之上。在生命的某个节点,我们终将清醒地意识生命是与他人无关的事,它是一个人的艺术。我们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立性,“独立”是孤独的底色,是人格的不偏不倚。书中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我们相信自己并依靠自己,独立于世界。无论境遇如何,我们可以选择用何种方式去铭记。抽离于事之外的独立思考,立于自然时空中观照人生,让自己保持一份澄澈清明的思考。不囿于境,不随于遇。做自己的依靠,活成自己的光。

《百年孤独》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苦难的拉丁美洲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他们尽管畏惧和退缩,甚至落后愚昧,可是他们努力抛弃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说:“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百年孤独”正是这种民族历史的象征,是作者为民族文明进行的呐喊。

是的,孤独是绝对的,即使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但哪怕每个人是一座孤岛,人和人之间,也可以相互取暖。“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试着接纳不同信仰、不同身份、不同种族,冲破禁锢着的“百年孤独”才能到达心中理想的社会。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每一次打破隔阂就如同推开一道新世界的门。每一次破冰之行就好像迎接新天地的到来。马尔克斯创造一个独特的地域,告诉我们打破孤独,用平等尊重的方式来接纳世界上不同的文化意识,让文明互通互联,持续发展。孤独不是绝对的,我们选择理解和善意,以我来时路,赠你沿途灯。

阅读《老人与海》,我更加明白了:独特是孤独的特质。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心之所向,素履而往。在孤独的旅途中,总有一盏不灭的灯火照你前行,穿过迷雾,走出黑暗。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简约的文体风格,不事雕琢的笔墨,向读者塑造了一个坚强的“硬汉”形象,更体现了“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的高超的艺术手法。《老人与海》也是一部剔透玲珑的艺术精品,小说的文字极其洗练、简洁而又含蓄,在字里行间中透露独特本质。在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孤独衰老,像沙漠地里的古老蚀地。他在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在别人的嘲笑中,他独树一帜,依然坚信会捕到大鱼。在出海捕鱼的回程中,他与凶残贪婪的鲨鱼搏斗,却依旧不改傲骨本色。在与“风浪”拼搏中,他说:“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心中有光,照亮来时路,坚定前进心,心之信仰正是旅途不灭的灯火。心怀信念,丰盈内心,人生而孤独,却也灵魂丰盈,寂寞而璀璨。微若尘埃的众生,亦是上帝独一无二的创造。“独特”是孤独的特质,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形成多元共存的繁盛社会环境。个体欣赏自我的独特,听凭内心而不盲从;坚持自我而不随波逐流,用孤独编织不一样的人生。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不应该是孤身一人。但这又无可避免。”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人在步入中年后就会开始品尝孤独的滋味,可能你我也曾经为某事或某些目标像老人这样独自拼搏过、挣扎过,可最终却伤痕累累、一无所获,当心中所想无人可诉时,当夜深人静、独自回首往事时,你我才明白——追逐时拼尽全力,失去后及早释怀,才是我们唯一能掌控的,更进一步,理解生命孤独的特质。

阅读《苔丝》,我更加懂得了:独行是孤独的考验。

《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是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明珠。《苔丝》描写了一位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在旧社会的漠视,偏见中走投无路,一番反抗后,最终毁灭的故事,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经过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工业的发展侵蚀了英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法秩序,打乱了农民长期在乡村田园环境中所形成的种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很多淳朴憨厚的农民在此时遭遇了阵痛,他们不得不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转向受雇于人、被人剥削的农业工人的历史。

在作品中,主角苔丝自始至终一人独行,妄图用她纯洁的本性同一个“撒旦”,一个“天使”,一个贫穷,迷信的家庭,一个愚昧封建的社会苦苦挣扎,在她亲手终结一个压迫她的力量时,世人考虑的,却是她的纯洁问题,极具讽刺性——人临行,独自面对,孤芳自赏,遗世独立,无过于压迫的力量,隐忍于世人的轻蔑,痛苦于世界的偏见。在孤独中,一人独行路,考验重重。“如今的世界实在拥挤,每天进一步都难免碰到某些人脚后跟上的冻疮。”即使如此,世界仍要在不碰撞冻疮中前进,哪怕独行,哪怕孤独。

《苔丝》中曾写道:“‘正义’得到了伸张。用埃斯库罗斯的话说,那众神之首结束了他跟苔丝玩的游戏。”饱含讽刺,满是辛酸,颇有造物主用“宿命论”造化弄人的意味——“造物主并不在他一声提醒便能使人获得幸福的时刻对他可怜的生灵叫一声‘注意’,他总要等到捉迷藏的游戏折磨得那人遍体鳞伤,精疲力竭的时候才会对那呼唤着‘在哪儿’的人回答一声‘在这儿’。”作者也曾言:“人的本能也许能更为精微,社会机制的反应也许能更为灵敏。”

或许 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或许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恐不安——可,正因如此,一人独行,享受孤独,成为了人生的考验,唯有正视,倾听内心,方枯木逢春,令寒雪现春融。

在阅读中享受孤独,虽说“孤独”并不“孤独”——有阅读伴我前行,精神随之充实,灵魂随之丰盈;在人生中享受孤独,“身在水中,不觉水流。”只因在阅读中,我以人格的独立,生命的独特,人生的独行持握,向阳而生,逆帆远行。

个人简介:李春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九江三中高中语文教师。

(来源:九江三中)


编辑:梅正

责编:刘瑶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