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间九江的杨氏营造
□ 石炎鑫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民国年间,九江有个远近闻名的营造商,名叫杨达聪,新近编成的《九江工业史》便有杨氏营造商的记载。
杨达聪,湖口东庄乡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生,没有古人通行的字,大概古人行字只是士人的专利,他不在这个行列,故无字,只有一个小名叫杨李福。杨氏家境贫寒,幼时就读于私塾,成年后,先在油漆铺学徒,后又学木匠,这两项手艺,便成为他后来迈向营造的看家本领。杨达聪为人聪慧,做事用心,这种禀赋,是他后来成为著名营造商的基本潜质。杨成家后,从湖口来到九江,开了一个小油漆铺,取了一个店号,“杨荣猷油漆铺”,既卖油漆又帮人做漆,就这样起家;后竟发展成“杨荣猷营造厂”,杨氏终于成了气候。到后来,“杨荣猷”这个号比“杨达聪”这个名更响,以致后来有的文献只记“杨荣猷”而不知杨达聪孰谁。杨氏营造业在九江城最具标志的建筑是“庐山百货商店”。九江城墙于1924年拆除,贯通九江城东西主干道的大中路于1928年拓宽,杨荣猷承建的庐山百货商店,正座落在大中路于环城路的交汇点上。在大中路通往江边的拐弯处,杨氏把商店正门设计成一个扇形弧度,很新颖,很有特色,给九江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这幢建筑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江城市大开发时才拆除。杨氏营造业绩,最值得骄傲的是庐山图书馆工程,该工程由杨氏夺标,独家承办,所用泥、瓦、木、漆诸工匠,都是湖口老乡。工程于1934年8月动工,1935年7月竣工,历时一年,一幢精美的建筑精品出现在庐山;落成后,与其左右相继建成的“庐山传习学舍”和“庐山大礼堂”,并称为当时庐山三大著名建筑。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全面抗战宣言,就是在这落成不久的庐山图书馆里发表的。
庐山图书馆由杨达聪自行设计,是一幢极具民族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面积1511.9m2,为砖石混凝土结构,一改砖木结构的传统模式,这点正是吸取了西洋建筑的优长;屋顶采用斜面,用绿色琉璃瓦加盖,这点又沿用了传统建筑利于辟水的优点;加之飞檐翘角,维持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视角。就像欧阳修描写醉翁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那样,这庐山图书馆,是“有楼翼然临于溪上”,那四檐飞起的翘角,就像鸟儿展开了翅膀,正好又有四季不涸的两股清溪绕馆左右,那“鸟”便张翅在这溪上。庐山图书馆面临难得的一块平坦地,背倚叠翠的峰峦,傍以清涓的溪流,景致美不胜收;单这选址,尽得风水灵秀之气,足以显出中国古代对建筑领域所讲究的堪舆之要。这幢由杨达聪承建的图书馆,现已改为“庐山抗战纪念馆”,现今的馆名,由吕正操将军亲笔题写。
庐山图书馆是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杰作,它的设计与建造,既透出了杨达聪的匠心,更透出了杨达聪对传统文明的钟爱与弘扬,许多见到庐山图书馆的人,都生有“好像见到故宫”的感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领域的一个典型体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根基。任何民族都一定不能阉割自己的文明,也一定不能排斥外来文明。庐山图书馆的建造,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
杨氏营造虽非建筑世家,但亦有传人,且在建筑领域留有重大业绩与传世佳话。杨达聪的孙子杨作材,自幼相随祖父左右,对祖父匠作匠造生发兴趣,耳濡目染,常自比自划自架设,显出一种天赋。杨达聪见此心喜,每有承建业务,将其带在身边,让他观摩。待他成年,又送他去读营造专业,此儿学成,心向革命,投往革命圣地延安。当时很多进步青年都向往延安,他是这股洪流中的一滴水,来到了延安。在延安,他所学的专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受党的信任,当时延安许多重大工程,由他负责并指导施工。由他设计、完成的主要项目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大楼、枣园礼堂、安寨李家塔大礼堂等,都是大工程。尤其是中央大礼堂,运用匠心,精心构思,采用大石块拱起结构,无主柱,厅内空阔,可容上千人,成为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中心和主要场所。杨作材的这些作品,给革命圣地延安不仅添了彩,也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杨氏祖孙两代营造,既是商人(老板),又是匠人(技师),更是艺人(大艺术家);他们的知名是靠自己的技艺和作品赚来的。经他们设计、建造的精美建筑,是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这财富,既是物质的(指建筑本体),又是精神的(指设计构思),他们的作品,直到今天都在点缀和装饰着九江。他们的成就值得我们景仰,更带给我们无穷的回念!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