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一方碧水,共护江湖安澜!以水域治理“九江模式”助推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2023-04-01 09:01:00   掌中九江
浏览量 76195

九江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和三分之二鄱阳湖区水域,水域治理战线长、任务重、责任大。鄱阳湖联谊联防第十八届年会召开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妥善化解水域矛盾纠纷,严厉打击水域违法犯罪,整治水域治安乱点,夯实水域基层基础;紧盯交界水域执法监管困难等问题,探索建立党委政府、行业部门、人民群众协作联动的共治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水域治理“九江模式”,有力提升了全市水域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

建强“指挥部” 推行组织共建新模式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域治理工作,始终把水域和谐稳定作为“第一环境”,把水域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围绕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战略目标,高位推动水域治理现代化。

——全方位统筹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水域实地调研水域平安建设,对极枯水位下问题整治等工作进行部署调度;成立水域平安建设领导小组,2022年共召开4次水域平安办主任办公会,全面领导和推进水域平安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全链条细化落实。出台《长江鄱阳湖重点水域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方案》,开展“禁渔2022”和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昆仑2022”6号行动等,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和涉水县(市、区)工作任务,确保责任落地落实落细。

——全覆盖督导推进。印发《关于开展鄱阳湖区九江水域重点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督导的通知》,围绕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猎杀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沿湖县(市、区)开展3次督导,及时督促、指导各地解决困难和问题,推动督导成果转化为水域治理工作的实际成效。

点亮“科技树” 打造智慧巡防新模式

不断打破数据壁垒,打通信息孤岛,深化视频智能应用……近年来,我市健全水陆空立体化、智能化防控体系,不断提升水域防控能力和精准化打击水平。

——加大基础建设。大力推动水上执法船艇和无人机等特种装备的配备,增强复杂环境下的执法巡查能力。全市新配备长续航无人机和其他无人机24架,投入1000万元打造一艘新型执法艇,投入400万元购置专业级大功率长航时无人机,投入430余万元打造水域合成作战室和湖区综合执法智慧管理平台。

——完善信息布建。投入1500万元推进“封江控湖”智慧工程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打造“九江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平台,在沿江沿湖建立13个视频巡查分中心、43个高空瞭望摄像头,实现动态信息可视化、目标监控多元化、水域监管智能化。

——构建“一网三巡”机制。依托水域视频监控网和市水上公安分局、长江和鄱阳湖联合执法队、10个沿江沿湖县(市、区)三级水警水域视频中心,全天候对重点水域进行管控,及时发现处置违法犯罪线索和行为。去年以来,通过“一网三巡”机制巡查发现涉渔类线索170起,共立刑事案件9起、立行政案件15起;通过防溺水探头视频巡查,劝离江边戏水青少年儿童223名。

织密“安全网” 探索执法协同新模式

我市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区域协作、情报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打击涉水违法犯罪合力,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时空。

——强化打击力度。持续保持依法严惩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整治重点交界水域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犯罪行为。去年共侦破非法采砂、非法捕捞刑事案件11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5人,打掉非法捕捞团伙19个,涉案价值700余万元。其中,“华青8188”非法采矿案等两起案件被评为公安部长江大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起到了“打击一批、教育一片、震慑一群”的良好效果。

——强化部门协同。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15家单位共同建立九江水域长江大保护多元共治协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情报互通、行刑衔接的生态环境保护多元共治新格局;整合水利、渔政、水上公安、长航公安、长江海事、港航管理等6家涉水部门的执法力量,组建长江联合执法队和鄱阳湖联合执法队,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队伍管理、统一协调执法、统一经费保障的“四统一”管理机制,24小时屯兵于江面、湖面水上执法一线。2021年至今,联合执法队共巡查36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4万余人次,办理涉水刑事案件4起,非法涉砂行政案件21起,切割非法采砂船4艘。

——强化跨省合作。打破属地管辖限制,与湖北黄冈、安徽安庆和长航公安等公安机关建立长江大保护“一江三省四警”警务协作机制,制定重点边界水域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在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警情联动、信息联享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同心聚力开展长江大保护,切实提升三省交界重点水域的管控能力。

打好“组合拳” 健全生态保护新模式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聚焦鱼、砂、鸟、江豚、湿地等领域,特别是针对2022年极枯水位下的突出问题多措并举,健全生态保护新模式。

——持续营造氛围。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为抓手,我市深入开展走访宣传、普法教育、案例警示等活动,在人员聚集、重点场所等位置悬挂横幅727条、张贴海报1675张、发放宣传单10万余份,大力开展涉水全民普法教育,提升广大群众主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组建志愿队伍。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建立涉水执法部门与社会志愿组织的“9+N”联勤联动联警工作机制,组建水上志警、江豚巡护队等志愿队伍,引导社会志愿组织积极参与湖区水域巡逻,劝离非法垂钓人员,常态化开展联合宣传、联合巡查、联合防控等活动,实现志愿服务与水域治理深度融合。

——加强监测预警。采取“人防+技防”的形式,在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集群活动地、候鸟越冬地等,实行多点位、网格化、全覆盖式巡查监控,及时掌握野生动物动态情况,遏制乱捕滥猎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置”。

——寻求技术支持。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达成江豚保护合作协议,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中心签订《水生生物保护技术合作协议》,为江豚保护、救助、死亡原因分析等提供强力的技术指导。

——加大资金保障。投入资金830万,增殖放流鱼苗5亿尾,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和水生生物食饵环境改善;投资2.5亿元,建造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中心,打造长江江豚保护、科研、繁育为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基地、水生生物科普教育基地、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特色农业林业育种基地、生态康养基地五个示范基地。


(朱黄子睿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商乐)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