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论语)“世界”与“心量” ——关于边界与眼界

2023-01-11 19:19: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0782

image.png

“世界”与“心量”——关于边界与眼界

■ 李宁宁

“世界”原本是佛教用语,既是指众生所依存的空间,也是表达时间的迁流之意。只是与常人所理解和面对的“世界”有所不同,佛教所要观照的“世界”,是要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世间”之外,在一个更为宏大的时空架构中,描绘和刻画“世间”的本来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是“世间”的信仰尺度。有没有这样的信仰尺度,以及能否坚守和依照这样的信仰尺度,便是区别教内与教外的分水岭。

因此,无论是去描述“三千大千世界”,还是去析分三界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其目的都是为了映射那无限庄严极乐的净土世界,即华严宗所指的莲华藏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所关注的分界,已然不是理解和想象这个世界能够有的空间尺度和样貌,而是要追寻和到达那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显然,边界和尺度,便成为价值和目标。所以,佛教的境界,既是对有情“世界”在边界和尺度上的超越,也是在修养目标上对娑婆世界的揭橥与教化。

而要提升人生的境界,在佛陀看来首先要改变众生的眼界。这让我想起了与庐山文化有深切关联的两个人物,以及两段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则是唐朝的江州刺史李渤与智常禅师的对话。有一次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神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智常禅师微微一笑,转而问李渤:“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智常禅师又问:“那你读书破万卷,却保存在哪里呢?”李渤指了指自己的头脑说:“当然在这里了。”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万卷书呢?”李渤听后,茅塞顿开,拜谢而去。这一段公案非常有名,但如何真正读懂且理解其中的内涵,却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境界。李渤当年是否真的释然了,我们姑且不论,但智常禅师这番开悟式的解读,把一个认知的问题,巧妙地转换为一个智性的觉悟。而这样的觉悟,如果不能切入佛教的语境,仍然是无法释然的。

佛家云:“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字面的意思是微小的芥子,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但本意是“芥子须弥”在华严世界里,体性广大,无所不包,大小无碍。要理解这种"大小无碍"的法界体性,就必须在世界本空的前提下,打开你的心胸和眼界。所以才有"心容妙理虚空小,道契真如法界宽"。实际上,这是大乘佛教空宗,抽去了物质世界的时空和物质的客观规定性,营造了“圆融无碍”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大乘空宗以“本无”为宇宙本体,以万象为本体的幻化世界里,是没有时、空、物的质碍的。正是处在这般佛教世界的“真谛”中,万物便具有自由造化的神通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帮我们打开了无限可能和想象的世界。

二则是苏轼与庐山常总禅师的交往,以及写出哲理名篇《题西林壁》的故事。宋代大文豪苏轼不仅是一个大诗人、大书法家,也是一个大学问家。因此,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天赋才情相比,苏轼身上就多出一些书卷气。这种唐宋诗人之间的差异,有的人把它归结为,唐诗以“才情”为长,而宋诗则以“学问”为胜。而宋诗的“学问”,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思想深度和情感趣味的“理趣”。也就是说诗文之中既要讲出一番独具见地的“道理”,而且要讲得生动形象和有“趣味”。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有些像充满禅意的佛偈子。唯一不同的是,苏轼的眼界,不是投向超然的佛境,更多是站在现实人生的立场,讨论如何克服各种认知的偏差,把握客观真相的问题。虽说有接近佛教觉悟的境界,但更有超越有限、追求本真的理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诗人明确提出了“庐山真面目”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一个非常真实和关乎个人眼界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特定的视角,观察庐山,你从横里看,所得到的是道道山岭,你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你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你所获得的庐山印象,就会各不相同,所以,你获得的庐山印象,往往就只能限于你所能看到的那一部分。庐山的真面目,也就是庐山的本来面目,你是不容易看到的。看山是这样,那么,你可以联想到“人生的真面目”,“家的真面目”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真面目”,如果你固守某些立场,局限于一定的视角,你只会产生许多的偏见,这种“见木不见林”,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是无法把握和接近客观世界的“真面目”的。

因此,这首哲理诗的意义,其要点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像佛教的信徒般去全身心地拥抱“本性”“本真”和“真面目”,而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认识的有限性,我们都有可能像“身在此山中”的游客那样,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走出自我狭小的视野,尽可能克服主观偏见的误区。对大自然的博大,对人生世界的复杂性,特别是对未知世界,要存一份敬畏之心,不可盲目自大。

写到这里,我特别想谈谈“跨界”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你的经历、个性、学识、修养和心胸格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和精神场域。它是有边界的,有标识的、自我中心和排他的。年轻的时候,生命力旺盛,对世界充满好奇,所以,你的“世界”是开放和不确定的,不容易有恒定不变,乃至接近信仰的“世界观”。而所谓一个人的成熟,往往就是你的“世界”变得固定、封闭和很少变化和波澜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容易寻找和依赖感觉和心态上的舒适度,就像现在的网络尽管很发达和开放,但我们只喜欢躲进自己的朋友圈。沉浸于这种无法面对新知识与新挑战的温馨世界里,长此以往,你的“世界”,只有越来越多隔绝差异的硬边界,而这些硬边界往往容易成为不会反省的个人“偏见”。

而如何克服由于过分个人化的小“世界”,导致个人视野中的种种“偏见”,佛教有扩“心量”一说。“心量”的字面意思是指人的胸怀、心胸。但在佛教的语境中,是指心对外境的攀缘、度量。佛的真实证到的心量,是能克服主客对立,远离能缘、所缘而住于无心。《坛经·般若品》曰:“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这是佛教觉悟了的境界。尽管,我们未必能够证得虚空的“心量”,但人心始终有不断提高和升华内心境界的需求,这种“人心有内蕴之自觉”,在儒家看来就是所谓的“良知”。良知无声无臭,却是乾坤万有之基石。梁漱溟认为,生命之根本在于心,“人心,人生,非二也”。而“东方之学不是求客观规律之学,而是主观方面向内自求了解之学。不是改造世界的学问,而是改造自己生命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断跨越个人狭小的“世界”,扩大和提升自己的“心量”。这既是人生所向,也是人心所向。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