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讲述)我的知青岁月(上)

2024-04-19 18:36: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085


我的知青岁月(上)

■ 景玉川

20世纪60年代,我离开县城下乡当“知识青年”。

我下放的地方,当时的名称是新池公社东光大队扬澜生产队,在大队最北部的湖边荒山上,是因我们来才刚刚成立的社办林场。林场的名字也是我们到后才取的,叫点将台林场,因为这里有一座荒废的石台,传说是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朱元璋的点将台。这里只有一户人家,离最近的村庄下扬澜也有二里多。

去的时候是十月底,没有与其他“知青”同路。由于心绪茫然,一路上只感到秋意萧瑟。那时新池不通公路,我和哥哥先搭班车到蛟塘他岳母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他陪我挑着被褥和一只小铁皮箱,步行经蓼南公社到新池。到公社后,见到一位姓郭的武装部长,刚好他曾与我哥同在一座矿山待过。那时重阶级成分,公社武装部长很吃香,于是我哥就说了许多请求今后帮助照顾我的话,但这位郭部长很冷淡,只是哼哼了几声。哥哥回去后,郭部长自去办他的事,把我晾在一边。我一个人独自在陌生而空荡的公社院子里走着,等公社派人带我去十几里外的林场。幸好过一阵,来了一位三十来岁的文书,人们喊他陈秘书,他见了我倒很热情,问明情况后,打电话到邻近的大队叫林场派人来接我。陈秘书给我倒了杯茶,让我在办公室等,我立刻有一种温暖感,他是我下乡后遇见的第一个好人。在林场几年中,每次到公社办事,只有在陈秘书面前,我才会没有自卑感。后来我知道,这位陈秘书参加工作很早,能说能写,待人也不错,可能也是因为出身或家庭问题,一直在公社办公室当文书,到退休时仍是位普通干部。

将近十二点,林场还没有人来,陈秘书说:路远,恐怕要到下午才有人来,你就在这里吃了午饭再走。记不清那餐午饭怎么吃的,大概我当时的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要饭的人。

下午,林场来人了,是几位先到的伙伴小刘、小赵、小王。他们都是瓷土矿职工的子弟,小刘比我大,个头气力也比我大,他帮我挑着行李,四个人翻山越岭往林场赶。见了同伴,我自然有些高兴,但心里依然一片茫然,倒是他们三个兴高采烈,一路上给我说林场的事。我有心无心地听着,感觉上很麻木。我们翻越几座岭,直朝鄱阳湖边走去,越往前走,眼前所见越来越多的沙山,我们脚下的路也多了沙子。登上最后一座岭时,鄱阳湖就在眼前,比县城所看到的湖面更加开阔。脚下一个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建在山岭的半腰,人称下扬澜。我们从岭上往下走,几位挑柴的青年好奇地望着,有人大声说:“白面书生来种田!”我装作没听见,径直往前走,到湖边再向北走过一条荒芜的山垅,伙伴们说“到了”!果然临湖的半山腰有一幢刚刚做好、坐北朝南的青砖屋,屋前场上一位木匠正在干活。我们走近时,这位不到30岁的木匠新奇而又怜悯地望了我一眼。另一位同伴姓罗也出来了,我好像见过他,他也是县城人。

放下被褥和小铁箱,我打量着我将在此长久生活的地方;新屋呈“凹”字形,分五间,中间是厅,左右各两间房,两头房间长,连着一条可避雨的走廊。屋内空荡荡的,什么家具也没有,门外的木匠大概正在做这些东西。青砖屋当头是一间土房,这是我们的厨房。听说场长书记是从沙山大队和东光大队抽调来的大队干部,今天他们都回家去了。

林场面临大湖,背后是连绵的沙山,沙丘像电影中的沙漠一样,只有靠近房子的几座沙岭长满了草。名为林场,却没有树,唯有数百米外的一户人家那里长着一棵大樟树,屋背后还有一丛竹子。

天黑下来,我开始在这里度过第一个夜晚。5个人,一盏小煤油灯。伙伴们说:除了我们5个外,还会来几个知识青年,场长叫李传经,是大北头村的(后来才知道,应是大泊头);书记叫尹臣芳,渚溪人。过了些时,北头那户人家祖孙三个都来了,我们的到来排解了他们的寂寞,自然很高兴。以后的几年里,他们几乎每晚都来。这户人家姓李,祖父叫水生,儿子叫仕大,三十岁左右,孙子叫酣牯,不过八九岁……

第二天醒来,昨晚的忧郁与茫然被早晨清新的空气驱散了,眼前的鄱阳湖秋水长天,一碧万顷,对岸的老爷庙和沙山清晰可见。我们脚下的沙滩上,有打渔人搭起的草棚,昨天来时却没有注意。现在正是秋鱼的捕捞季节,果然,早晨吃稀饭,有小干鱼佐餐。这里鱼比蔬菜还便宜,也许那些年吃多了,后来我都不大愿意吃鱼了。早餐后,书记场长来了,场长瘦高个子,是位慈祥朴实的老农,书记年轻,说话语速很快。待了几天,渐渐了解林场的情况:林场有二十多亩田地,都是从下扬澜生产队划过来的,田有一半是烂泥田,地则散布在两旁山岭上,其余便是数千亩沙山。林场职工除了我们知青、书记、场长,还有一位李姓会计,是位很精明的人,他原在供销社,“三年困难时期”他辞职回家,丢了工作,后来后悔不已。另外,还有一位生产队的王队长和一位有智力障碍的单身汉。那位木匠叫金滚,姓蒲,岑家岭人。“岑”这里人读“袁”,岑家岭是东光大队所在地,屋场较大,多蒲姓。金滚在这里做工,是为了还他家欠公社的欠款,后来我和金滚成了好朋友。

这儿的土地含沙多,初来无菜,仕大从家里拿来一瓢黄豆,在紧靠我们住房旁的山道边,挖两个浅沙坑,将豆子分别倒在两个沙坑里埋了。三天后,扒开沙子,竟是上好的黄豆芽,令我们感到很新鲜。以后遇到没菜吃,我们也学会了照此办理。

(未完待续)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