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兄弟创业记

2023-09-01 14:56:22   掌中九江
浏览量 39254

三兄弟情系大山,微信名都与“山”字相关联,老大“山水人家”,老二“山水好茶”,老三“山高林密”。

三兄弟齐心创业,妯娌和睦共处,一直同锅吃饭,谁有空谁做。各家若有孩子上学、婚嫁等大事,集体出资,一起操办。三兄弟成功创业及和美家风的故事,在当地被广为传扬。

三兄弟都是“70后”,实名徐升鹤、徐升炳、徐升达,是湖口县舜德乡屏峰高桥村徐万涧自然村村民。那里生态优美,群山连绵,湖汊众多,民风淳朴。

三兄弟团结一心,起初在外共办家具厂,后相继返乡创业,利用家乡山水资源,发展养鱼、种稻、种茶等产业,历经20多年摸爬滚打,成为当地勤劳致富的“领头雁”。

“过了屏峰——无坛(谈)头(坛头为地名)”,是当地流传的一句歇后语。“屏峰”在“坛头”前面,过了屏峰,再往前走,就没坛头了。意思是说屏峰离县城较为偏远,过了这地方便办不了什么事。

三兄弟小的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连老大相亲穿的鞋都是向人借的。初中毕业后,老大做起油漆工,老二当了泥工,老三做了木匠。打工潮兴起那年头,三兄弟带着媳妇们共同下海,一起在沿海城市办家具厂。几年后,随着爹娘年龄增长,身体欠佳,难以辅导小孩读书,三兄弟便商定由老二先行回家照应,并尝试养鱼、养牛。老大、老二继续在外打工,年终大家赚了钱,一并分红。

有了哥哥和弟弟的支持,老二徐升炳回家后,放开手脚,埋头苦干。徐升炳养鱼以草料和枯饼为主,加上家乡山好水好,养得鱼儿肥美,很是畅销。徐升炳卖鱼起初靠挑担游走,后来买了辆自行车,再后来,自行车换摩托车,摩托车换三轮车,现在每天都有外地货车来他这里取货。

几年下来,农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看着弟弟在家辛苦赚钱,老大徐升鹤便决定回家和弟弟一起干,逐步扩大养鱼、养牛规模,流转水田种稻谷。兄弟俩农闲时打些零工,或是下湖捕鱼,农忙时节,便专心养鱼、养牛、种稻。几年后,湖滩禁牧,鄱阳湖和长江退捕禁捕,身为党员及村民小组长的徐升鹤,带头洗脚上岸,转产转业,做起新农人,兼带巡护江豚和候鸟。

离开了哥哥们的力量,老三独自在外办厂显得力不从心,便回归农村,发挥专长,成立劳务队,在县城承接工地搭设脚手架、制模等业务,队员多时达20多人。

“哥哥很有主见,舍得吃苦,带头做事,从不让我们老弟吃亏。”徐升炳、徐升达都说。

发展至今,三兄弟养殖水面100多亩、流转田地近100亩,种茶近60亩,加上劳务队的收入,年终分红每家收入近20万元。各家买了小汽车,住进了小洋楼,在城里买了商品房。

沈海斌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许钦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